觀察追蹤

隨著出口連續八個月衰退,以及大陸紅色供應鏈的崛起,台灣升級轉型速度益形迫切,財經相關部會也感受到龐大的壓力。不過,在政府公共債務逼近GDP四成上限的壓力下,補助工具編不出預算;租稅優惠在營利事業所得稅由原先25%降至17%後,租稅工具祇剩下R&D抵減一項,且抵減率大幅縮水。法規鬆綁則在行政、立法扞格不入,跨部會協調功能不足之下,效率大打折扣,ECFA服貿協議、自由經濟示範區均在立法院擱置可見一斑。

由環太平洋12個國家參與的「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經過5年艱辛談判,終於在10月5日達成協議。這個體量占全球GDP五分之二、全球貨物貿易總額三分之一的巨型區域經濟夥伴協定,代表著美國試圖從開發中國家與歐盟手中,重新奪回國際貿易與投資遊戲規則制訂權的最後一搏。

由環太平洋12個國家參與的「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經過5年艱辛談判,...

金庸名著「倚天屠龍記」張無忌所練的九陽神功裏有一句話,「他強由他強 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 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只要我們自己強大,又何懼於各種危機?好好修練內功,增加自己的實力,就是台灣目前唯一的因應之道,不論政府或企業,大家應該把握時間,積極努力,共同為台灣開拓光明的前景。

面對國家轉型與世界快速變動的局面,過去台灣創造了經濟奇蹟,但也犧牲了許多自然資源,政府每年在水土保持、防洪治水及救災預算愈編愈多,但災害反有日益嚴重趨勢,缺乏上位宏觀指導的全國國土計畫,除了在空間規劃上失序,國土資源的保育工作也無法有效整合。

至於公私部門及中央地方的溝通合作,如何納入民眾參與機制,原住民的土地使用保障,以及整合相關國土計畫與保育事權等問題,都有待國土計畫法的上位規範,...

過去數十年,我國雖創造了經濟奇蹟,但奇蹟的背後卻也犧牲了部分自然資源,加以全球氣候變遷所引致的災害日漸嚴重,台灣近年重大天災如九二一地震及莫拉克颱風等,在在暴露國土容受力的脆弱及韌性都市建構之必要性,民國六十三年制定之《區域計畫法》(最新修正日為民國八十九年)已不符時代背景需求,政府每年在水土保持、防洪治水及救災預算愈編愈多,但災害反有日益嚴重趨勢,缺乏上位宏觀指導之全國國土計畫,除重複投資的空間規劃過於浮濫,國土資源的保育工作亦無法有效整合...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與後續的歐債危機之後,全球經濟邁向艱難的復甦之路,然而美國升息的時程,以及今年8月11日人民幣匯率下跌的衝擊,為復甦增添變數。各國無不亟於尋找促進成長的新動力源,其中,發展基礎建設投資被視為重要的成長動力源,受到亞太地區與全球的重視。

在這波創新浪潮下,台灣應當加緊跟上創新的腳步,才不至於被新一輪科技競爭淘汰。台灣具有許多高科技人才,近年社會上也重燃創業熱情,惟不具備如美國活絡的資金,政府要想辦法給創新者與資金持有者更多協助,鼓勵創業與投資,創造台灣新奇蹟。

近十年來在全球化下,知識經濟發展加速,科技與資訊網絡的推進,文化交流頻繁。今日的一切都快到不及消化,往日的個人生活經驗進入新世代,簡訊把思念貼化為沒有温度的文字,原本聽得到聲音看不見表情,現在可藉科技縮短地域送上影像。然這一切巳喚不回,以往人倫中的每日晨昏定省,父母、子女、情人愛的擁抱,朋友間面對面的情感投入。人與人的溝通與了解,在追求經濟效益的鍵盤上,科技引領下冷漠的各自低頭敲打,「心」的疏離在滋長中,己不再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