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宿霧計畫 突破基建瓶頸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與後續的歐債危機之後,全球經濟邁向艱難的復甦之路,然而美國升息的時程,以及今年8月11日人民幣匯率下跌的衝擊,為復甦增添變數。各國無不亟於尋找促進成長的新動力源,其中,發展基礎建設投資被視為重要的成長動力源,受到亞太地區與全球的重視。

基建投資不足或老舊基建不及更新,已成為阻礙經濟成長的瓶頸因素。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的研究,2010~2020年,亞洲的基建投資需求高達8兆美元。而有限的公部門預算不可能滿足這麼龐大的需求,當前的潮流係強調發展公私部門夥伴關係(PPP),引導私部門資金投入基建發展。

APEC自從2013年起,成立「基建發展與投資多年期計畫」,大幅提升基建議題在APEC的位階。在2014年APEC中國年的接續經營下,此議題儼然與「貿易、投資自由化與便捷化」,並列為APEC的戰略性目標。

然而中國大陸深刻布局「基建外交」,從「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加上籌設「亞洲基建投資銀行」(中國大陸稱亞投行)的過程中,順利吸引到歐洲大國的參與,致美、日反受孤立。美、日則各自動員世銀與ADB的金融資源,並利用G20成立「全球基建中心」以促進供、需間的媒合。亞太地區海、陸強權間的地緣經濟與戰略競爭,使得基建發展議題急遽政治化。今年APEC在菲國主辦之下,基建議題的重要性明顯降低,未始沒有基於上述戰略形勢所做的考量。

根據台經院仿照EIU所開發的「PPP完備度指數」(PPP Readiness Index),我國的基建PPP環境在亞太地區名列前茅。同時,亞太各國的基建PPP模式多元發展,頗有值得我國借鏡之處。當前我國的基建PPP模式過於單一,難以適合所有的基建案件,為了吸引私部門參與,乃擴大案件中商業開發的成分,遂衍生不必要的爭議,甚至發酵成「弊案」云云,殊為可惜。

今年APEC在菲國所提的「宿霧行動計畫」之下,依然留有基建議題的發展空間。我國若積極利用「宿霧行動計畫」,持續與各會員體交流,推介我國的PPP環境優勢,並引入他國經驗,必然有助於突破國內基建PPP的瓶頸,吸引更多國際資本投資於我國基建發展,甚至為我國基建相關產業創造打「亞太盃」的條件。如此一舉數得的機會,唯有善用APEC平台方能獲致。

林建甫

台灣大學經濟系學士與碩士學位,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經濟學博士
經濟學者,專長為計量經濟學、財務金融學,為台灣大學名譽教授,曾任台灣大學經濟系系主任,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中國國民黨員,曾任中國國民黨十九全黨代表,台灣競爭力論壇發起人之一。
研究專長為經濟分析、計量經濟、財務金融、統計實證。

相關專欄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兩黨候選人在各種議題上展開激烈辯論與交鋒,通膨問題就是選戰的重要焦點之一,各自為通膨的成因、...
聯準會昨(19)日下調了2碼的政策利率,這是從2022年3月升息後,首度的降息,也是這波國際降息循環的開始。...
最近的國際衝突,從俄烏戰爭到中東的以哈戰爭,再再顯示西方的霸權思維無法解決人類的衝突。...
今年以來,日圓貶勢超乎大家預期,成為金融市場矚目焦點,外界好奇為何日本央行升息後,日圓不升反貶。未來日圓走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