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在美台關稅談判之際,近日新台幣兌美元出現「暴力」升值,連2天升幅都超過1元,甚至見到「29字頭」引發市場質疑受到美國施壓,更痛批中央銀行放手不管,逼得總裁楊金龍出面說明,甚至總統賴清德也親上火線再次說明,更是史上頭一遭,要說政治力沒介入央行恐怕沒人相信,尤其馬上被韓國央行打臉,美國就是有向亞洲國家施壓貨幣升值, 美國總統川普讓全球央行包括美國聯準會(Fed)主席及台灣央行貨幣政策獨立性面臨空前考驗及挑戰。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造成全球經濟秩序大亂,台商一般認為,只要小心應對,加上在彈性、速度及創業精神等優勢之下,台灣比起大部分的國家仍站在相對有利的地位。但面對未來的挑戰,關鍵是台灣產業要積極轉進新方向,及早超前部署。

最近川普關稅政策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各國疑美疑川,更抗美抗川。加拿大和澳洲改選,總理皆因對川普強硬政策當選。新加坡亦然,執政黨前總理李顯龍表示,美國只顧私利,不是雙贏而是一輸一贏。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以台灣經濟實力、科技產業發展,具備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條件,但要先有專法及專業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不願具名學者表示,主權基金是政府運用大眾資源成立,用於長期投資的金融工具,若相關管理配套不周全,貿然成立管理幾百億美元、甚至千億美元的國家資產,最後大筆鈔票恐落入私人口袋之中。

新台幣匯率近期勁揚,引發市場對美國施壓升值的揣測。彭博和路透等外媒6日報導,台幣走升部分原因來自未經證實的猜測,即與美國貿易協議可能涉及匯率重新調整有關。 韓銀總裁李昌鏞6日證實此點,他說,美國對亞洲各國的壓力,正是此波包括韓圓在內的亞洲貨幣持續升值原因之一。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行長潘功勝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降準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人民幣1兆元(新台幣4.2兆元),並降低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

台幣暴升,4月壽險將陷虧損,據透露,六大壽險高層已「口頭」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暫行措施,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的財源,二、調整匯率計算,如AC部位不評匯率或採匯率均價計算,惟彭金隆態度全保留。

德國聯邦議會於5月6日舉行總理選舉,基督教民主黨(基民黨)主席梅爾茨(Friedrich Merz)歷經兩輪投票,最終在第二輪當選總理,成為二戰以來首位未能在首輪表決中勝選的總理候選人,突顯新執政聯盟起步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