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環境部將召開第4次碳費費率審議會,有望觸及碳費價格深水區。對此,環境部長彭啟明5日表示,他認為目前模擬的不同費率對各產業衝擊非常低,比漲電價還要少很多。

賴清德總統日前宣布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由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擔任副召集人,他昨日說,每一項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方法都有優缺點, 這個委員會將以理性的態度來討論,並會考慮到社會接受度;至於「去碳燃氫」技術,至少要3、4年後才會被應用。

環境部將於5日召開第四次碳費費率審議會,據了解,碳費委員間目前有一個共識、四個爭點,此次可望首度觸及費率深水區,同時也會提出不同費率情境下的減量成效及衝擊影響評估。

外界質疑部分光電案場對環境產生衝擊,然現行卻僅規定位於重要濕地的光電系統必須進入 環評 ,引發爭議。環境部今預告修正法規,增訂太陽光電位於國家公園、 野生動物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公有造林地等環境敏感區位,及在山坡地設置裝置容量2萬瓩以上,或面積15公頃以上應實施環評。法規預告期60天,預計年底上路。

環境部 近日發函給相關政府單位,指部分樹種被證實會釋放異戊二烯(Isoprene),因容易衍生臭氧致影響 空氣品質 ,其中有15種樹種,如烏心石、肖楠和楓香等本土樹種,建議避免選擇種植,引發爭議。環境部昨晚間也緊急聲明澄清,強調並無公告禁止種植,近日也將邀集 農業部 林保育署、林業試驗所及學界人士討論,今天再說明日前發布的非公告,僅是研究計畫,但也提及減少汙染源已進入錙銖必較階段,除要求傳統的固定汙染源、移動汙染源減量,對於生物源可能的影響也會進行關注。

環境部昨公布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2022年淨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2021年下降4%,但能源部門 碳排放 量相比基準年2005年卻不減反增。環境部長 彭啟明 坦言,2030年以前的減量目標實在難以達成,以目前的國家能源路徑來看也還看不到有效解方。

環境部昨(25)日公布最新減碳成績單,據2024年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台灣2022年淨排放量年減4.07%,較基準年2005年減少1.77%,環境部表示,台灣經濟成長與碳排脫鉤,2022年經濟成長率2.6%,排碳卻能不增反減。不過雖2022年回到碳排降低的軌道,但距離2025年較基準年減碳10%、2030年較基準年減碳23%至25%的目標,仍有一大段距離。

明年7月起新建物申請容積獎勵,須同時取得能效認證,Q3起公有建物先行登錄

 內政部已宣示明年將提修法草案強制民間新建建築物減碳,並推動「綠建築+建築能效」同軌申請,明年7月起全台新建物申請綠建築容積獎勵時,也須取得建築能效認證。而針對既有建物,內政部也正研議減碳管制辦法。

 對於既有建物,政府也以公有既有建物優先帶動,並在第三季推出「BERSe既有建築能效登錄」系統,透過建物使用執照及連續24個月的電費單據計算使用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