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美國聯準會(Fed)在6月的決策會議為美國經濟復甦進展的喝采,並暗示已為此開始思量收回刺激措施的時機,官員已開始談論何時、及如何開始縮減購債措施比較恰當,並預估2023年就會開始升息,較先前預期的時間點還早,整體政策立場偏向溫和鷹派。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撰文指出,美國的問題在於,其保護主義是一種政治上可以接受、但卻無法有效替代設計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的手段。

美國參眾議員17日同步在參眾兩院重提「台灣防衛法案」,確保美國具有阻止中國入侵台灣,不會造成既成事實的能力。路透社報導,美國眾議院民主共和兩黨議員試圖促進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以作為美國國會對中強硬措施的一部分。

編者按: 衛福部食藥署十日公布國產新冠肺炎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標準,療效評估擬以「免疫橋接」方式佐證,「應檢附資料」則強調根據美國食藥局(FDA)相關規定制訂。此規定一出引發許多爭議,到底免疫橋接在國際上可不可行?目前國產疫苗若要通過國際認證的難點為何?以下為相關整理。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16號表示,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新冠變種病毒現在已擴散到全球80多個國家,且隨著它在全球傳播,該變種病毒仍持續變異。

全球海運峰會,討論降低碳排的衡量標準。

美俄高峰會16日登場!美國總統拜登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周三於瑞士日內瓦會面,雙方預計會談重點包括氣候變遷、核武管制、駭客攻擊與囚犯問題等,但外界預期此次會面不太可能達成任何突破或協議。

科學家表示,全球暖化不可逆轉的臨界點可能已被觸發,並警告北極恐在短短幾十年內迎來無冰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