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只有排碳大戶 碳定價勢在必行

極端天氣影響,農漁業成為第一線受災戶!綠色和平24日舉辦「氣候責任誰來扛?台灣農漁民疾呼有效碳定價」記者會,展示400位台灣農漁民聯署要求,希望政府制定有效碳定價。

極端天氣影響,農漁業成為第一線受災戶!綠色和平24日舉辦「氣候責任誰來扛?台灣農漁民疾呼有效碳定價」記者會,展示400位台灣農漁民聯署要求,希望政府制定有效碳定價,並在研修「氣候變遷因應法」時聆聽台灣農漁民的意見,而不是僅聽從氣候危機始作俑者「排碳大戶」們的不斷施壓。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洪昇邦表示,過去一個月綠色和平走訪了台灣農業縣市,發現農漁業受到的氣候損害遠超過所有人的想像,很多台灣人引以為傲的農漁產品如稻米、茶葉、水果、貝類、養殖魚產等等,都可能因極端天氣而減產或消失。但環保署研修「氣候變遷因應法」時卻從來沒有跟農漁民徵詢意見,10月底的草案公布後,只草草弄了一個網路意見信箱,連一場公聽會都沒有辦。

中華民國養殖漁業協會侯彥隆執行長表示,2009年莫拉克風災以來,僅前年和去年沒有颱風、低溫或暴雨侵襲,每年天然災害對養殖業累加起來的災損已經超過140億元,平均每年都至少損失逾10億元。水產品像牡蠣、文蛤等貝類殼的成分有85%以是上碳酸鈣,可以很有效地把大氣中的碳抓下來固定,不讓地球的溫室氣體太多。也希望大家可以努力減碳排。

穀東俱樂部發起人賴青松在宜蘭種植水稻20年,明顯感受到氣溫增高與稻米質量的改變。期待政府能透過碳定價政策,以實質經濟回饋支持農地農用,讓地主願意保留農地。

立委劉建國表示,這次修法大家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收費」,不論是收取碳費、碳稅或提高超排、違規時的罰款等,但錢收入國庫後如何運用?此次修法必需加入補助「氣候變遷造成的災害或不良影響」的概念,以防未來不論是農漁民或任何產業因氣候變遷遭受影響時,政府都能迅速給予協助。

立委郭國文表示,應該要擴大發展農漁業相關氣候調適政策,增加產業面對極端氣候的抵抗力。碳費徵收應該要有法源依據,政策初期應該要在細項當中從每噸100元提高到多少,可以再多方討論。

立委陳椒華表示,碳費若可以用在天災的農業補助及協助農業與消費體系轉型,就可以創造多贏。過去以農林養工商,現在工商部門排放許多二氧化碳,台塑集團就占了全台灣1/5的二氧化碳排放,應該要有公平正義的原則,污染者付費,用碳費來支援台灣永續農業發展。

相關新聞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8日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我國如果要設立國家主權基金,中央銀行與政府相關基金(如四大基金等)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在美台關稅談判之際,近日新台幣兌美元出現「暴力」升值,連2天升幅都超過1元,甚至見到「29字頭」引發市場質疑受到美國施壓,...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以台灣經濟實力、科技產業發展,具備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條件,但要先有專法及專業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不願具名學者表示,...
台幣暴升,4月壽險將陷虧損,據透露,六大壽險高層已「口頭」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暫行措施,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的財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