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長談2050淨零:目前能源路徑有難度

針對核能議題,環境部長彭啓明昨(8)日表示,國際尚未有「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和核融合商轉使用,目前仍應大力發展綠能,但他也坦言,以目前能源路徑無法達到2050淨零目標。彭啓明接受網路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時表示,因應淨零碳排,去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指出,為達2050淨零,氫能、核能都是選項之一,但目前尚無SMR和小型核融合商轉,大力發展綠能仍是主要方向。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表示,台灣廢除核能,加上綠能追不上原先設定目標,COP28公布的排名又顯示台灣排碳居高不下,台灣的自我感覺良好就像集體處在夢遊狀態。對此彭啓明表示,COP28的氣候變遷績效排名是以人均排放量來算,以台灣人口來算碳排當然會很高,這個排名方式確實存在問題,今年的排名恐怕也不會太好。

經濟部長郭智輝也表示,AI發展下,估2030年用電將成長12%;對於核電,他表示,經濟部立場是「在法的框架下做各種準備」,「能夠創電的,我們都需要」。郭智輝昨日接受Yahoo TV網路節目《齊有此理》專訪,主持人王時齊詢問他對核電看法。郭智輝強調,「各種電都需要」,主持人追問「核電也是?」郭智輝說,「都需要」。

郭智輝表示,過去台灣用電成長不高,約年成長2%,但台灣比較特殊的是在AI浪潮下,AI大廠都希望來台設數據中心、研發中心,一台超級電腦下去,用電量大,這是2023年前沒有的現象。

郭智輝談話重點

他表示,目前台積電建廠已推進至2030年,比較不確定的是數據中心,原規劃三至四個數據中心,若突然來十個數據中心,雖然供電足夠,但萬一有一、兩台機組出狀況,又沒有增加新電廠、也沒有深度節電,就有可能跳電。郭智輝說,蓋一座電廠最少需要六年,2025年至2028年是AI應用大爆發,電力會吃緊。

因此經濟現在做兩件事,一是提高設備妥善率,減少突然停電;二是進行深度節能,例如從主要工廠設備端來節能,如此擠出5%電力。針對核電廠延役態度,郭智輝表示,經濟部是執行單位,「在法的框架下,要做各種準備」,經濟部的態度是,「各種電我們都需要」;王時齊追問「核電也是?」郭智輝說,「都需要」,只要能夠創電,把電發出來,太陽能、風、地熱、火力發電都需要。


延伸閱讀1:減碳方法學送環境部審查

在2050淨零碳排趨勢下,自然碳匯商機蓬勃。環境部昨(8)日召開溫室氣體減量方法審查會議,日月光(3711)提出「低蓄積林增匯專案」,這是首度有企業提出減碳方法學送審。迎戰綠碳、藍碳商機,碳匯新方法學如雨後春筍出現,包含已公告、審查中、草案公告中的案件已增至八項,環境部陸續展開審查,未來企業將有更多碳匯方法學可直接採用。

國內目前自然碳匯專案概況

會議主持人、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表示,由企業提出增匯的方法學可說是拋磚引玉,也提供其他企業參考採納。由於農業部今年4月已提送「加強森林經管碳匯專案活動」,審查委員建議由提案單位來補充兩專案重疊性與經營管理方式,下次再召開審查會議討論。

另外環境部今日下午也將審查「海草復育」以及「紅樹林植林」兩專案。海草復育專案主要應用於「馬公重光海草復育計畫」,由中興大學、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與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共同參與,期望透過增加海草生物量進行海草床復育,提高海草床生態系統服務上價值,估算年平均移除為0.0695噸二氧化碳當量。


延伸閱讀2:經長談供電隱憂…若10個大型數據中心來台

 AI發展讓全台用電飆升,經濟部長郭智輝8日表示,預估到2030年全台用電將漲12%,承諾到2030年台灣用電一定夠,不會跳票,但憂慮的不確定性是若突然間10個大型數據中心來台設立,用電量瞬間飆升,導致存量不足,同時又有機組跳脫,就可能出現全台大停電的危機。

 郭智輝表示,過去每年用電預估成長2%,近期AI提高用電需求,加上國際大廠來台設立數據中心及超級電腦等,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又推半導體、AI等產業,「這兩個產業都是吃電怪獸」,預估2030年全國用電成長約12%。

 他強調,由於早已預估到2030年用電成長12%,加上台積電設廠投資,因此準備的用電量絕對足夠,也承諾不會跳票。但眼前的不確定性是數據中心。依過去規劃是3~4個數據中心來台設立,供電絕對沒有問題,若突然有10個大型數據中心來投資台灣,供給量夠,用電需求量卻大幅增加,使得存量不夠,同時間機組若剛好跳脫,可能就會出現跳電危機。

 郭智輝表示,目前因應作法是將所有的電力設備妥善率做好,避免突然發生停電,也開始推動深度節電,將效益不好的設備更換、淘汰掉,而不止於更換節能家電,工廠老舊用電、吃電量大的,以及馬達效率較差的、必須大量電力幫助機器運轉的,都要更換成效益較好的機器設備,就能節省至少全國5%的電量,「就不擔心數據中心要多少。」

 他指出,政府現也編列約100多億元預算,鼓勵民眾更換家用電器,例如冰箱、冷氣更換成高效率的設備,其實過去都有在推動,預算到今年年底就要結束,經濟部也請行政院展延,繼續鼓勵社會大眾共同節能省電。


延伸閱讀3:

經長:跳電紅區4年內汰換設備

 跳電事故頻傳,經濟部長郭智輝8日強調,關鍵在設備妥善率的問題,已著手盤點跳電緊迫地區,將其設為紅區,盡速在發生跳電事故前,將跳電機率高的地區維修好,並汰換老舊設備,而目標則是在四年內將設備更新完畢。

 郭智輝是在接受網路節目訪問時表示,以需求與供給來看,台灣的電絕對足夠,但發電機輸送電力到一般家庭,會經過149萬變壓器、167萬開關、319萬根電線桿、43萬公里的饋線等,還有上千萬個絕緣礙子,每天日曬雨淋,若維修、妥善做不好或有外力就會跳電,包含小動物碰撞、天災等都易造成短路。

 郭智輝說,主要還是設備妥善率的問題。現階段全國電力設備太過老舊,加上某些地區近年移入人口變多,用電突然增加,使得電流沒有足夠大的容量,對人口增加的地區,台電若想將配電盤配置在附近,住戶又不願意,台電必須從較遠處將電線拉進,跳電頻率隨之大幅提高。

 郭智輝以內湖或南港工業區為例,在短時間內多出許多辦公大樓與公司,變電箱、升壓站就必須跟著增加,但既有住戶不同意台電興建變電箱或升壓站,台北市長蔣萬安也已經看到問題。他表示最近和蔣萬安約定會面,雙方專業團隊正在安排溝通時間,郭智輝對蔣萬安說:「如果你不讓我做變壓站,恐怕大的數據中心也不會進來。」

 國際雲端大廠包括亞馬遜AWS、Google的GCP,以及微軟的Azureh等爭相、接連來台設置資料中心,用電需求量勢必大幅增加,若不及早因應恐有跳電風險。

 郭智輝強調,台電正在找出並盤點設備老舊、較易跳電的地區,標示出來的緊急者設為紅區,可能跳電的設為黃區,較穩定的地區則為綠區,所謂「事故較高的熱區」,電力設備已經過於老舊,至今機齡已近20~30年,必須汰換設備。

 郭智輝提到,過去內閣就有計畫汰舊設備,期限是10年,但不合理,第一年執行可能後續幾年又要維修設備,問題永遠無法被解決,因此,目標10年的工作必須在四年內做好,一般用電戶無法忍受長期供電不穩定,不確定性時間太長。

相關新聞

減碳 新目標將較基準年少35~40%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三次委員會議23日登場,為和世界同步接軌,總統賴清德將宣布2032、...
川普在就職演說裡針對汽車產業,承諾讓美國再次成為汽車生產大國; 國內汽車零組件相關產業已經做好應變準備,認為與美國車廠間的生意不受影響,...
勞動部21日宣布,完成每三年一次勞保費率及財務精算作業,最新精算結果顯示,在政府已連續六年撥補勞保基金總計3,870億元下,在投資報酬率4...
立法院會在歷經跨日的不斷電表決後,終於在今天三讀通過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歲出原編列約新台幣3兆13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