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5/22~5/26)重要新聞回顧

【水水台灣】

G7未能設定淘汰石化燃料時間表

七國集團致力於到2035年實現電力行業“完全或絕大部分”脫碳,並“加速”淘汰未減排的燃煤發電,儘管G7多國能源和環境部長在會議之前協商中承諾到2035年實現電力行業脫碳,在迫切需要G7領導力時,德、日分別在繼續使用天然氣和煤炭的問題上堅守立場的反對,未能為設定淘汰煤炭的最後期限。

 

「漂綠」 話題延燒 環保署設兩機制把關

台灣明確將「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入法,企業是真永續還是「漂綠」,也成為各方關注的議題。對此,環保署表示,台灣分階段徵收碳費,同時鼓勵企業執行自願減量專案,對於減量額度抵換交易有把關機制,讓碳交易是減碳助力而非漂綠。

延伸閱讀1:你看到的綠不是真的綠:如何辨認是「漂綠」還是真永續?

延伸閱讀2: 聯合國氣候峰會:漂綠(greenwashing)是什麼意思?

延伸閱讀3: 碳交易並非漂綠 環保署:必須實質減量

【公與義】

世衛秘書長譚德塞警告:下一波疫情比新冠「更致命」,世界須做好準備

譚德賽表示,比新冠更為致命的變異株病毒正在崛起,且可能在不久後的未來襲捲全球,也正因為如此,全世界都必須準備好完善的應對措施。

延伸閱讀1:新加坡新增3例茲卡病毒確定病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至第二級

延伸閱讀2:疫情再起  變種病毒「大角星」傳播力強症狀奇特 台灣已有病例

延伸閱讀3: 台美日澳合辦疫後首場衛生實體會議 應戰下一波大流行

跨國媒體壟斷 歐盟罰款天價、台灣立法難產

跨國媒體壟斷情形,受到全球各國重視;臉書母公司Meta因為向美國發送歐盟的用戶資訊,遭歐盟隱私監管機關處以十二億歐元(約台幣三九八億元)的罰款,創歐盟隱私權罰款的最高金額。台灣方面,延宕已久的媒體議價法,立法院本月22日要求相關行政部門,需在三個月內進行專案報告。

延伸閱讀1:美國國會欲通過反壟斷新聞法案,Meta抗議:將自臉書等旗下平台移除新聞

延伸閱讀2: 《新聞媒體與數位平臺強制議價法草案》總說明

延伸閱讀3: 《新聞議價法》是夥伴還是敵人?

數位部帶隊 台美資安外交新突破

資安即國安,若能掌握國際趨勢並與大國合作,有利我國破解各類資安攻擊手法。數位部近日悄悄率團赴美國參加全球最大且最重要資安會議RSA,除與美國國土安全部高層接觸,還拜訪Google子公司Mandiant談妥擴大合作,並藉機與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以上層級進行首次雙邊會談,該行也被視為我國與美國在資安外交上的新突破。

延伸閱讀1:美兩黨眾議員提案 強化美台資安聯防

延伸閱讀2: 台美首次舉辦聯合網攻演練!資安處:台灣每月遭攻擊 3000 萬次,比歐洲多上千倍

延伸閱讀3: 台美聯手打造資安聯防體系,建立供應鏈防衛機制

央行反對外匯存底設主權基金

立委磨刀霍霍,擬修《央行法》動撥外匯存底成立主權基金,央行總裁楊金龍再舉「五大理由」,力抗急就章修法,學界也說出重話警告,除影響貨幣政策客觀判斷外,台灣想效仿新加坡成立主權基金,根本沒有條件,學者更質疑以「執政黨吃相難看」,台灣低劣的政治文化,幾乎無法達標。

延伸閱讀1:主權基金與外匯存底差在哪?立委、央行爭什麼?

延伸閱讀2:立委擬修《央行法》成立主權基金 央行籲另立專法

延伸閱讀3: 央行:主權基金可循日韓星模式

 

相關新聞

經濟部長龔明鑫16日舉行媒體交流會,提出新治水工程、能源轉型2.0、布局先進科技等政策。能源方面,他表示,...
關稅效應持續擴大,勞動部16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統計,本期共有333家企業通報、影響人數7,334人,其中,受對等關稅衝擊的企業為242家,...
史丹佛網路政策中心近期發布研究報告 《不確定性下的監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選項》 (Regulating under...
《財劃法》爭議持續延燒。政大財政學系名譽教授曾巨威表示,新《財劃法》釀成朝野對立,朝野雙方應進行協商與合作,並尊重財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