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再談晶片 產業進入新賽局

張忠謀16日與《晶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對談, 張忠謀說,未來五年,他認同半導體供應鏈將走向中國及非中國製造兩極化,但會讓晶片成本升高,晶片無所不在的發展趨勢也會放緩,自由貿易雖還沒死透透但也瀕危,晶片業恐停止成長或成長趨緩,進入完全不同的新賽局。

張忠謀昨天與「晶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舉行對談,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和全台半導體供應鏈負責人及高階主管都親自與會,副總統賴清德也到場致詞。賴清德說,沒有民主,台積電沒有辦法持續;如果珍惜台積電的成就,如果重視台灣的民主成果,要共同努力,根本解決中國武力犯台的企圖,共同維護印太和平的安全。這符合台積電、台灣和全世界共同的利益。

張忠謀則問米勒,在沒有戰爭前提下,半導體供應鏈在未來五年會有什麼變化?米勒說,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將走向中國及非中國兩個體系且會兩極化,各國政府與企業都增加投資,晶片投資規模會越來越大,而目前半導體晶片如記憶體集中南韓,邏輯晶片集中在台灣,其他材料和機台集中在特定國家,未來集中化會逐漸降低,預期未來各國製造的市占率將有調整。

張忠謀回應,這是他想提出異議之處,主因製造集中某些國家是因有競爭優勢,如美國優勢是設計,而台灣、南韓與日本的優勢則在製造,最重要的是人和工作文化,晶片業生產廿四小時機台不能停,否則成本很高。

但張忠謀也說,他同意米勒的供應鏈趨勢兩極化的說法,美國開始推出相關產業政策,目的就是要讓中國發展半導體速度緩慢下來,「我對此沒意見,甚至可以說支持這樣的方向」。他說,他看過中方最先進的晶片在製造遇到困難,卻是台積電五、六年前就可輕易製造出來的,推斷中國半導體製造技術落後台灣約五到六年。

對於美國多位官員,甚至商務部長雷蒙多都提到「台灣是最危險的地方,美國不能全都仰賴台灣」,張忠謀認為這會是台灣的困境。親近張忠謀人士透露,張是要藉此向政府釋放,美國決策官員心態已表露無遺,美方決策官員認為現在台海關係緊張,台灣處境危險,才想把重要的晶片製造拉回美國,所以未將台灣列入友岸外包盟國,台灣不要相信美國在台海發生危機會伸出援手救台灣。

 

相關新聞

二零二二年年底ChatGPT 橫空出世,瞬間破億人次使用,引爆人工智能領域快速發展,有形無形地對人類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處於不確定的年代,...
ChatGPT從2022年橫空出世,瞬間破億人次使用引爆AI領域快速發展,在帶來無限機會的同時,科技業界卻也有不同的聲音。 2023 年...
經濟部表示,修法明定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是呼應國際發展趨勢,規範新建、增建或改建的建築物應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的太陽光電發電設備,...
投資自然必須要有制度配合,目前農委會「接受捐款執行認養植護樹與野生動物保育作業要點」收受企業捐贈,卻不管是否有「外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