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持續吃緊 高雄3月1日成立旱災應變中心

去年南部地區降雨量創近30年新低,高雄水情目前為提醒綠燈。高雄市政府明天將與中央同步成立旱災應變中心。水利局表示,將再鑿50口抗旱水井,預計4月底前供水。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官網統計,作為高雄市民生用水主要水源的高屏溪攔河堰,截至今天下午5時,川流量已降至約7.4cms(1cms為每秒川流1立方公尺的水),比月初的9.2cms更低。

水利局指出,現正與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合作,在高屏溪沿岸再增鑿50口抗旱水井,預計4月底前完成供水,可再日增13.2萬噸水源。

水利局表示,因應乾旱,今年新鑿11口抗旱水井,已有9新井接入供水系統,全部完成日增4.7萬噸水源。加上前年已鑿62口抗旱水井,和高屏溪沿岸8處伏流水、高屏堰下游地面水及中油大寮水源站等,高雄每天約有70至80萬噸以上備援水源。

針對產業用水需求,鳳山和臨海水資源中心,現在每天可提供7.8萬噸再生水。枯旱期每日可再增1.3萬噸再生水,增加自來水調度量能。

目前澄清湖水庫蓄水率已由約63%提升至89%,鳳山水庫預計在3月中旬前蓄增80萬噸水源,透過地面水、伏流水、地下水及湖庫水等水源聯合調度,將可維持枯水期的穩定供水。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