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食供應 仍有兩威脅

儘管肥料和穀物價格已比去年俄烏戰爭後的高峰大幅下滑,但農業專家和分析師卻警告,全球糧食供應仍面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以及氣候變化的威脅。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去年莫斯科與基輔達成的黑海穀物協議,和來自俄羅斯的大量供應,為穀物價格的下滑提供了重要助力,天然氣價格的下跌也已有助肥料價格平穩。但分析師卻警告,這項穀物協議將有可能無法延續,另外,氣候變遷也將對糧食生產造成威脅。

分析師指出,最急迫的危險就是聯合國所支持的黑海穀物協議,這項協議預計將在3月重新協商。若該協議延長失敗,烏克蘭穀物的出口將可能再度遭到阻擋,穀物價格也將再度飆漲。

俄國和歐洲官員表示,雖然許多穀物和肥料都獲得烏克蘭盟國豁免制裁,但許多銀行、保險公司和物流業者都已不願經手農作物。地緣政治緊張,可能阻斷糧食供應。

其次的威脅則是氣候。儘管出現反聖嬰現象,去年歐洲等地區都出現破紀錄高溫。在連續三年的反聖嬰現象後,許多氣象學家預測今年出現聖嬰現象的可能性升高。

英國氣象局去年下半年預測,從反聖嬰現象轉為聖嬰現象,可能導致2023年全球氣溫比2022年還高。

大宗商品貿易商EDF Man研究主管哈克表示:「我們已前所未見地連續三年面臨強勁的反聖嬰現象,但下一季卻可能轉為聖嬰現象,這可能形成氣候浩劫。熱帶開發中國家可能面臨最嚴重衝擊,在聖嬰現象下,亞洲氣候可能轉為乾燥,南美可能出現過度降雨。」

穀物庫存偏低也已增添分析師對全球糧食供應的疑慮。以小麥為例,該作物在收成年度今年度6月底結束時的預期庫存只有58天,寫下2008年以來最低紀錄。

糧食安全智庫IFPRI暨前美國農業部首席經濟學家古勞伯表示:「由於全球糧食庫存稀少,價格將會繼續波動,且若是今年春季出現乾旱或其他重大氣候事件,糧價還可能大幅上漲。」

相關新聞

「永續」應該不是只滿足於氣候變遷而已。黃主委談的重點是,當今面臨的問題不是只有氣候變遷,而是一個多重危機的問題。...
日前宏都拉斯宣布與我方斷交,外交部次長俞大㵢接受阿根廷媒體專訪時提到,歡迎阿根廷與中國、台灣同時交往,被外界解讀有雙重承認的意涵;...
由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與世博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國際智慧財產最新趨勢及因應」國際研討會於 2 月 24 日盛大舉行,...
科學園區用水受矚目,水利署今天表示,再生水未全面上場前,將執行「珍珠串計畫」,串連、調度西部水庫,預計116年、117年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