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通過 碳費徵收倒數中

為改善全球氣候變遷問題,達成永續發展目標,1月10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氣候變遷因應法」,除明定主管機關淨零權責外,亦新增對排放源徵收碳費之機制,該法案之通過,將淨零碳排從口號轉變為具強制性的法律規範,展現我國在2050年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之決心。

 

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執行副總林嘉彥解釋,此次新增的徵收碳費機制引起各界高度關注,據報載碳費將採取分階段對排放源徵收,第一階段鎖定年排放量逾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產業,例如占台灣碳排放最大宗的鋼鐵、半導體或水泥等產業。然而,電力業的直接排放則被排除在外,改由使用電力造成間接排放之業者徵收。而徵收之碳費收入主要將作為「溫室氣體管理基金」,專款專用於辦理溫室氣體減量工作、發展低碳與負排放技術及產業、補助及獎勵投資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以促進溫室氣體減量及低碳經濟發展。但碳費的開徵時間點(預計在2024年)、具體徵收費率等規定,仍待環保署制定徵收子法而定。

相較於台灣,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執行副總廖月波說明,在全球推動淨零碳排趨勢下,歐盟已於2022年12月13日達成臨時協議,建立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以應對氣候變遷以及防止碳洩露。根據協議,CBAM之建立是為了平衡在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ETS)規定下的歐盟產品和進口商品間所支付的碳價格。此法將強制進口貨物到歐盟的公司購買所謂的CBAM憑證,以支付「在生產國已依據碳價格支付之費用」以及「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下碳配額」間的差額,鼓勵非歐盟國家提高其改善氣候之決心,該法預計於2023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

此CBAM法案雖然尚未最終確認實行細節及內容,但受影響企業未來可能需一邊面對國內的碳費,而如有出口受規範貨物到歐盟也需面對歐盟的CBAM,建議企業應密切注意環保署後續公布碳費徵收子法之規定,及CBAM中對已於第三國繳納之碳成本抵減之相關規定,以完整評估台灣碳費與歐盟CBAM之遵循成本與揭露機制。

 

延伸閱讀:

什麼是氣候變遷因應法?

《氣候變遷因應法》,簡稱《氣候法》,其前身《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溫管法》,是 2015 年公告實施最重要的氣候治理法律。七年過去,隨著國際最新的科學證據顯示全球急遽升溫、氣候危機來臨,全世界無不紛紛著手更新氣候治理的法律工具,以強化自己的減碳目標與政策工具,而臺灣也透過修法跟進了國際趨勢,並於 2023 年 1 月 10 日三讀通過。

亮點一:2050淨零排放入法

為了達成巴黎協定所建議的控制全球升溫於攝氏 1.5 度的目標,此次修法將原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為 2050 年排放量降為 2005 年排放量 50% 以下,修正為 2050 年溫室氣體零排放(淨零碳排)。此舉將使臺灣的《氣候法》對齊瑞典、英國、法國等,成為少數有將 2050 淨零目標納入的法律

亮點二:碳定價及審議機制入法

碳費入法,意味著臺灣正式進入「排碳有價」的紀元,環保署未來將分階段對企業徵收碳費。在綠色和平與許多民間團體的共同推動下,法條規範主管機關設置「碳費審議委員會」,依照臺灣減排現況、排放源類型、排放量規模、企業自主減碳情形等相關因素決定碳費的徵收費率,並有定期檢討之規範入法。徵收的碳費會納入溫室氣體管理基金中,用於補助地方與中央政府執行減碳工作、研發減排技術、氣候變遷調適、公正轉型等項目中。

亮點三:調適與人權入法

本次氣候法修法另一亮點為新增「調適專章」,雖僅以文字帶過,未有具體規劃和政策框架,但仍具意義。綠色和平期許未來主管機關與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密切合作,且納入更多公民團體參與討論,實際以行動改善遭受氣候變遷衝擊之脆弱族群的人權及調適能力。

亮點四:部會權責入法

在原先《溫管法》的規範下,減碳責任主要由環保署負責。此次修法於第二章明定跨部會的權責,由行政院永續會統籌,明確指派各部會負責各項減碳工作。例如節能、產業減碳等相關工作由經濟部負責、運輸相關減碳工作由交通部主辦、公正轉型則由國發會負責。被指派相關工作之部會包含環保署、經濟部、國科會、交通部、內政部、農委會、海委會、金管會、財政部、外交部、國發會、原民會。

 

相關新聞

總統當選人 賴清德 即將在5月20日就職,新 內閣 人事先後陸續已公布5波,賴清德今天親自公布國安首長人事布局,率領準國防部長顧立雄、...
缺電危機引發社會關注,繼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呼籲「 核能 不是人類公敵」, 國民黨 立委與學者專家昨天宣布,將推動「核子反應器設施延役條例...
當沖降稅的第二次延長將於年底到期,第三次延長的呼聲已起,甚至有單位鼓吹當沖降稅的「常態化」、永久釋出租稅優惠,從此沒有到期煩惱。...
 兩岸開放觀光出現轉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稍早於「馬習二會」上釋出恢復兩岸旅遊交流善意後,大陸國台辦24日指出,陸方將採取積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