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企業家峰會 劉兆玄:推進持續合作

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20日在福建廈門登場,前行政院長、台灣峰會理事長劉兆玄率團出席參加,年會以「建構產業合作新模式打造綠色數字新經濟」為主題,會中暢談未來兩岸合作機會,與美中競爭關係下,台灣企業腳色與如何布局。
深化兩岸產業交流 劉兆玄提「試點」計畫
身為台灣峰會理事長,前行政院長劉兆玄在開幕式致詞時表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中美貿易戰、氣候變遷、通貨膨脹、俄烏戰爭等危機導致世界經濟格局不確定性,兩岸產業面對艱辛詭譎變局,企業界必須緊密結合、攜手共進,才能應對嚴峻局勢。
劉兆玄指出,由於內外在經濟環境都出現巨大變化,未來台商如想持續在大陸發展和擴大事業,必須從過去側重「製造和出口」傳統路線,轉為兼顧「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拓展內需市場」新策略模式;致力達成轉型升級同時,也要加強與大陸產業攜手合作。
劉兆玄提到,兩岸產業應聚焦具發展潛力新產業領域,採取「試項試點」、「先行先試」、「複製擴大」路徑,逐步建立兩岸產業創新鏈合作新模式,峰會將選定適當的項目如電動車等,推進兩岸產業鏈深度合作,將以此作為峰會下一階段重點計畫,積極加以推動。
半導體產業影響 如人飲水
針對現在中美在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劉兆玄對兩岸半導體領域合作前景,及近期台積電赴美設廠、富士康公告出清紫光持股等,劉兆玄說,兩岸半導體合作的大環境是中美(關係),現在台灣選邊站,一定會有影響,至於程度多少,只能說「如人飲水,你自己喝了就知道」。
就台商在大陸現況,劉兆玄說,問題其實是多元的,包括面臨疫情防控、限電和中美貿易戰、科技戰殃及池魚等,過去的供應鏈都被打亂,台商要把新的方向找出來。比如台積電南京廠,劉兆玄就表示印象非常深刻,因為在運作效率上,幾乎已對標台灣水準,但該廠的二期計畫,現在受到「一些非商業的因素」,所以暫時停在哪裡,「這不是南京廠能自己做決定」。
中國:兩岸密不可分 抓住後30年機會
中國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則代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向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致賀信表示,中國將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外來干涉和「台獨」分裂,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完善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共同推進「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進程。
中國大陸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則指出,兩岸經濟密不可分,兩岸貿易額達2945億美元,給台灣帶來約1438億美元的巨額貿易順差。他呼籲台商,如果沒有抓住前30多年的發展機遇,不要錯過今後30年的發展。因為中共二十大後的30年,中國的發展空間將更加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