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籲創造零碳電力

中央研究院今(30)日發布「台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強調以科技推動為核心,建議從發電端減碳,「創造足夠的零碳電力」為我國淨零策略的重中之重。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一直以來中研院會選定國家社會重要議題,邀請院士、專家學者共同研議,這次中研院選定的議題是全球關注的2050淨零碳排,經過二年研議,完成400頁的台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主要從科技角度,進行綜合客觀的研析,並提出各種方案和配套措施。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陳于高指出,2050能源需求將大量電氣化,如何在製造電力用零碳或低碳技術,為此次建議書的重點方向,且須仰賴新科技或目前尚未成熟及廣泛推廣的項目。

陳于高指出,目前我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90%來自能源部門,其中又以發電排放為大宗,大於48%。由於電力使用方便、效率高,且未來能源使用將大量以電力供應為主,更增加電力的需求。除了在需求面調節並增加能源效率外,從發電端減碳,最終「創造足夠的零碳電力」為我國淨零策略的重中之重。

陳于高強調,淨零科技研發首先須考量布建在台灣的減碳效益,建議從主要排碳部門優先著手,並講求研發速度與布建規模,同時兼顧能源的多元性、本土性以及分散性。

建議書並提出「去碳燃氫」、「地熱」、「海洋能」、「高效太陽光電系統」、「生質碳匯」為五項需儘速推動的科技領域。

其餘策略建議內容還包括:以去碳燃氫創造準綠電、開發深層地熱、開發我國東部海域海洋能、發展高效太陽光電系統,以及提高生質能利用效率並增加碳匯。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