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題/甲烷減排 憂3漏洞

                        全球逾百國承諾二○三○年前減排甲烷三成,但國內天然氣管線等甲烷排放卻未長期監測。

甲烷排放量是僅次於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造成暖化的能力是二氧化碳數十倍;台灣自稱甲烷排放量僅占全國溫室氣體百分之一點六七,但中研院地球科學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指出,全台超過廿個泥火山、八十多處濕地及三點五萬公里以上的天然氣管線,都可能是洩漏甲烷來源,政府未嚴格長期監測恐成無人管的「黑洞」,不利台灣跟上國際甲烷減排腳步。

汪中和表示,過去全球較少重視甲烷造成的溫室效應問題,美國與歐盟近來發現漏洞並想辦法彌補,即使台灣不想碰這個燙手山芋,但隨著近百國承諾二○三○年前甲烷要減排三成,國內仍應積極面對解決。

汪中和建議,天然氣管線的甲烷洩漏應由業者防制與監測,環保署則要善盡監督責任,因為管線洩漏甲烷不只牽涉溫室效應議題,若短時間高濃度噴發甚至會引發安全風險;美國官方統計,天然氣供應鏈洩漏率約百分之二至三,以波士頓為例,一二五六公里道路就有三三五六個甲烷洩漏點位。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英士也說,台灣天然氣發電未來占比將高達五成,但政府並未說明天然氣接收、儲存、輸送等過程中,如何確保減少甲烷洩漏量,政府、供應商及航運業者都應分擔責任,對於降低甲烷排放政策才能做更全面思考。

謝英士說,目前台灣甲烷排放計算方式也不夠透明,如天然氣部分應納入整個供應鏈的洩漏量,即使開採端或運送端在國外,但國際減碳工作已經不分你我,政府應該調整觀念。

至於泥火山或濕地所排放的甲烷,汪中和說,雖然這些多數位於空曠、人口密集度低的地區,擴散出來易遭大氣環境稀釋,但仍屬於甲烷排放源之一,環保署應加強監測、蒐集數據,建立更完整的國家基礎環境資料。

相關新聞

影響一國匯率走向因素相當複雜,除主要之基本面考量,如一國GDP成長率、利率水準、區域貨幣傳導效應等,因匯率係相對概念,涉及當事之兩國,...
近期,一份來自「碳簡報」(Carbon Brief)網站的報告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指出中國大陸在二○...
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 國民黨 今天在人數優勢下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眾消費韌性」特別條例,明定提供企業金融支持...
颱風丹娜絲從嘉義縣布袋鎮登陸,百年一遇,強陣風造成嘉義地區災情嚴重,設置於布袋新塭及義竹東後寮溪墘滯洪池的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被吹翻、破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