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

編者按: 「2030雙語國家」的政策在2017年由蔡英文總統宣布,官方公布「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2030雙語政策整體推動方案」,也訂定「雙語國家發展中心設置條例」展示對政策的決心。然而這幾年下來,政府缺乏配套措施、急衝快打的政策方針逐漸浮出檯面,不但無益於教育現場,更可能會對我國文化產生難以挽回的衝擊。

政策零質疑 真的沒問題嗎?

「雙語國家」由蔡英文總統親自宣布,但早在2002年陳水扁總統任內,就曾宣示要將英語列為官方語言,但真正實際推動的則是現任副總統賴清德。2014年,賴清德在台南市長任內推出以英語為第二官方語言的十年計劃,他擔任閣揆後推動的「雙語國家」可謂是台南經驗的延伸。此項政策也得到在野黨的認同,諸多政策互相拉扯的朝野各黨,對雙語政策竟有難得的共識。

政策公布以來,除少數學者提出質疑,未曾見過有民意代表或政府官員公開提出質疑,而多數國人就算明知台灣主客觀環境很難達成「2030雙語國家」願景,也還是抱持多做不會有錯,甚至是樂觀其成的心態,渴望提升競爭力的焦慮,轉化為推動雙語國家最強而有力的支撐。

教師甄選只考英文 恐流失學科專業

然而,花蓮縣111學年度國中教師聯合甄選,將此政策的爭議浮出檯面。該甄選中包括國文、英語、數學、理化、地理、體育等類科的教甄初試,以「英文」取代各科專業科目,並規定複試的教學演示,以英語進行口試問答。

對此,學者紛紛批評,盲目發展雙語國家政策中的「英語」,本末倒置。若以英語作為教甄的必要篩選條件,勢必更壓縮教師各自專業表現機會,讓英文能力較佳的人成了各學科的「類專家」,占去稀有的教職,糟蹋的是各學科專業,受害的是學生。

雙語政策需長期思考 以加拿大、香港為鑑

台灣語文學會就曾在上月初(4/8)召開記者會反對2030雙語國家政策,並痛批雙語國家是未經思考的政策,恐弱化學生的學習力。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廖咸浩舉例,加拿大曾推動法文沈浸式教學,政策根本是希望法裔文化受到重視,但後續卻引發副作用,造成階級分化、資源分配不均的後果。

英語力的重要性無庸置疑,沒有人反對提升英語能力,但相較於目標宏大卻高度爭議的「雙語國家」政策,聚焦如何提升英語教學成效,是否更加務實可行?在民意與政策加持下,雙語列車已然啟程,迎接我們的,是更加美好的國度,還是一個未知的未來?2030雙語國家,可有再斟酌的空間?

相關新聞

台灣經濟研究院昨(25)日發布最新經濟預測, 上修今年國內經濟成長率至3.85%,較前次預測上修0.56個百分點,主因投資、貿易逐步好轉。...
考量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恐激化中美對立,地緣政治風險將成為更嚴峻的外在挑戰,經長郭智輝23日宣告,將以「境外關內」為戰略架構,由經濟部出面籌組...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宣布,已同意2025年軍公教員工待遇調升3%。行政院人事總處指出,此調薪案將於明年元旦生效,影響人數約73萬人,...
勞保基金將於2028年用罄,勞動部長何佩珊先前在立院備詢時,被問及任內是否啟動勞保年改?她強調「撥補就是改革」,並重申有政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