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體檢」高雄資產專區

高雄資產專區7月才熱鬧開張,9月即迎來金管會的「聯合訪視」。據了解,檢查局與銀行局已陸續對進駐專區內15家銀行做「體檢」,重點直指「資產組合融資」與「自行質借」兩大高資產戶融資機制。

為何金管會第一時間就要「訪視」融資機制?銀行主管認為,原因應來自今年上半年的「疊券風暴」。

從2024年第4季開始,市場瘋湧美債與高息債,富豪戶更透過借款槓桿套利「利差+價差」。但2025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祭高關稅後,股債震盪、台幣急升、持美債信心動搖,利率、信用、匯率三大風險齊爆,導致不少大戶債券部位出現虧損。

金管會更關注部分銀行出現「一借再借」情況,單一客戶被加槓桿到六至七層。例如大戶持有10億元資產,透過不斷質押融資,投資部位可放大至30億元;若市況反轉虧三成,原始資產恐瞬間歸零。

彭金隆:追求卓越金融  借鏡新加坡、日本

在積極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同時,金管會推出與亞資中心有高度關聯性的「金融市場卓越計畫」,據指出,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日前親自主持與行庫的會議,會中首度向業者完整曝光新加坡日本經驗,向業者勾勒「何謂卓越」的樣貌。

金管會對比這二國,新加坡是高效靈活的國際金融樞紐,日本則是亞洲傳統金融巨擘。各有五大優勢,其中,新加坡的優勢在於五大面向,包括:一、是亞洲乃至於全球的金融樞紐;二、國際化程度高,能吸引全球頂尖金融機構設立區域總部,充分介接國際市場;三、數位效能高,星國的國家級數位身分認證平台Singpass涵蓋超過二千七百項的政府與民間服務;四、新加坡的低稅與國際化環境有利於人才;五、星國金融管理局(MAS)監理政策靈活前瞻,且大力推動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

金管會看到的日本市場優勢,在於:一、市場規模大且深厚,政府年金投資基金(GPIF)位居全球最大退休基金之列;二、由大型銀行主導,且服務多元、監管嚴謹又制度健全;三、金融商品多元化;四、日本銀髮經濟成功而且推動金融科技發展;五、日本的「資產運用立國實現計畫」推動金融特區、擴大NISA(少額投資免稅)制度並放寬規定。

相較於新加坡與日本,金管會也向外籍人士訪查對台灣金融市場優勢的看法。其中,在外國人看來,台灣有四大優勢,包括:一、資本市場流動性高、半導體為核心、上市公司獲利穩健;二、科技實力領先,表現在強大的資通訊產業基礎、豐沛科技人才、金融資安具國際競爭優勢;三、結合產業設計金融商品,與實體經濟相連緊密可說有獨特性;四、人才勤懇且專業。

而金管會此次對於「金融市場卓越計畫」向大型金控業者曝光的行動方案,包括八大核心策略,各大核心策略都有推動的工作重點。相關人士指出,金管會針對台灣成為卓越金融市場提出短中長期計畫,其中,對於長期五年以上目標,金管會希望能打造台灣成為亞洲最具潛力的金融中心,不僅成為亞洲資產管理業者的重要據點,也要成為全球資金與金融人才的匯聚地,中期的三至五年,則希望打造台灣特色的金融服務、成為金融創新的領導者。

相關新聞

「重慶台灣周-兩岸訊息通訊合作發展研討會」於本(9)月 16 日舉行,中、台雙方皆表示,兩岸就「汽車產業」網聯化、電動化、...
美國總統川普將H-1B工作簽證費用提高至10萬美元,新措施21日生效,許多科技巨擘緊急要求海外簽證持有員工返回美國。白宮澄清,...
行政院 於8月29日公告修正《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自115年1月1日施行。 然而,該修正過程未依循法規修正預告機制,...
中央銀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房市管制成為關注焦點。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央行七波房市管制已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