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盤查對象擴大 環保署估總數600家

為達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環保署將新增第2批溫室氣體排放源應盤查對象,加上第1批的287家、總數約600家,最快明年進行盤查;另外也與經濟部合作新增查驗機構,補充查驗量能。

氣候變遷因應法」日前完成初審,確定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召開「第一批應盤查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排放源」修正草案研商會議,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表示,溫室氣體盤查就是減量的基本功。

本次修正主要新增第2批事業應盤查登錄溫室氣體排放源,增訂全廠(場)化石燃料燃燒直接排放及間接排放(使用電力)產生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合計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以上的製造業為應辦理盤查登錄對象。

蔡玲儀指出,初步估算需要依法盤查的對象,目前掌握不會超過300家,加上第1批的287家,總數量約600家,將於明年進行盤查。

外界擔心新增應盤查家數,但查驗機構量能卻不足負荷。蔡玲儀表示,目前評估量能還足夠,但現在查驗機構同時也在補充人力,經濟部也會協助新增查驗機構。

蔡玲儀說,若是逾期未查驗且限期未改善者,可處新台幣20萬至200萬元,但就第一批排放源施行這幾年來,尚未有因此遭罰的業者。

蔡玲儀強調,會在下半年努力討論修訂查驗指引,在執行查驗時,原第1批對象能比較簡化,新增的第2批才能更明確執行,不讓查驗變成負擔。

環保署於105年1月7日公告「第一批應盤查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排放源」,包含發電、鋼鐵、石油煉製、水泥、半導體及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等特定行業製程別,以及全廠(場)化石燃料燃燒產生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達2.5萬公噸CO2e以上者,應於每年8月31日前完成前一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

環保署統計,109年應盤查登錄排放源計287家,直接排放量約223百萬公噸CO2e,約占全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的78%。

相關新聞

新台幣近期失速爆升引發恐慌,市場對關稅戰升級為貨幣戰的憂慮成為現在進行式,新台幣短短兩日升值達1.872元,不僅衝擊出口商獲利,...
新台幣2日暴衝逾3%,各界擔心5日是否會看到2字頭,學者示警低毛利的企業經營風險大增,可能會有無薪假、裁員的情況發生,...
高齡化 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已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常態,在這個大趨勢下,人類也是第一次面臨長壽社會帶來的種種挑戰。 英國 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