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俄烏戰事 衝擊全球淨零

                                新冠疫情大流行使二○二○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百分之五點二。

但各國推出各種激勵措施,促使全球經濟迅速復甦,使得二一年能源需求大幅上升,由於天然氣價格飆漲,導致燃煤發電增加。二一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最高水平,較二○年排放量增加了百分之六。

如今俄烏戰事持續了一個多月,石油及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這場戰爭繼新冠疫情之後,會給全球應對氣候暖化帶來什麼的影響?

首先會使各國(尤其歐洲)重新考慮國家施政的優先順序,隨著政客專注戰事,將增加軍費開支,會減少對減緩和適應氣候暖化需要的投資。各國增加軍備,亦將加速能源和不可再生材料的消耗,並將氣候行動所需之關鍵資源挪為軍用。

其次,歐盟百分之四十的天然氣和四分之一的石油由俄羅斯進口,為了盡快擺脫俄羅斯的能源供應,短期內歐洲勢必需要使用更多的煤炭發電以為因應,歐盟能源政策「去俄羅斯」化,將增加其脫碳計畫的難度。

再者,兩年前新冠疫情造成風能和太陽能開發商面臨供應鏈緊張,及原材料包括鋁和鋼等關鍵材料價格飆升上漲的問題。如今俄烏戰事導致新的壓力,將加劇許多項目的延誤,進一步推高再生能源項目建造成本。

另外,俄羅斯一直表示該國將「利用氣候變暖的優勢」,認為北極航運擴大和延長生長季節會給俄羅斯帶來「額外利益」。俄羅斯聲稱,國際制裁將損害該國實現氣候目標的能力。因此孤立俄羅斯,將使俄羅斯有逃避履行減排責任的藉口。

最後,近日沙烏地和阿聯拒絕美國建議將俄國踢出OPEC+的提議,雖然在聯合國大會中沙烏地和阿聯代表譴責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為。顯示在石油限產政策方面,OPEC與俄羅斯有一致的利益。歐美與俄的加劇對立,有助於未來俄羅斯與OPEC國家在氣候政策合作力道加強,可能對全球淨零目標形成威脅。

新冠疫情後之經濟復甦、俄烏戰事,均導致石化燃料持續飆漲,顯示全球減碳、減煤之路崎嶇難行。

我國國發會於上月底公布了淨零路徑,但是民眾反應不佳,主要的原因在於報告內容結構就像教科書範本,對於全球目前推動淨零目標的困境及地緣政治變化視若無睹,對國內以往推動再生能源的困難,亦未納入未來執行參考。建議主辦單位應根據時勢現況與國情,將我國推動淨零目標之挑戰及克服困難的方式在路徑中說清楚。讓淨零政策這塊大餅不再空白,注入國人的熱忱期待與努力。

(作者為退休教授)

相關新聞

7 月 31 日,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最新報告指出,中國自 2022 年起便啟動無數軍演、訓練,以模擬封鎖台灣的情境。...
美國對等關稅風暴未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再預告擬在下周「開獎」藥品及半導體關稅,市場屏息以待,另外引發討論的是,...
前美國國務院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日(5)前大力批判賴政府對美方針,以「臺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晶片大廠 NVIDIA 今(5)宣布啟動「電力大革命」(Power Revolution)計畫,致力於推動資料中心電力基礎設施從傳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