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百年台灣升溫1.6度逾全球平均 中研院:再不減碳最快2060年無冬天

聯合國氣候報告提出警告,中研院也示警,過去110年以來,台灣均溫上升1.6度,已超越全球平均1.07度,如果再不減碳,預估最快2060年,台灣恐怕就沒有冬天了。有學者指出,台灣碳排大戶,國營事業佔大多數,其中台電更是全台最大碳排大戶。而《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仍卡在環保署,拖累減碳腳步。

今年4月22日地球日,總統蔡英文明確宣示2050淨零排放是台灣目標。但有學者認為,只看到宣示,卻沒實質作為,而且進度嚴重落後。《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2015年實施,環保署計畫修法,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將加入碳費徵收機制並拉高氣候治理層級,但草案去年底曝光後,直到現在都尚未送進行政院。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周桂田指出,「台灣起步比較慢,去年六月、九月,韓國、日本跟中國都分別宣示2050碳中和,我們整個決策跟評估都沒有出來,那現在全世界在看你的氣候變遷因應法,這個草案能不能立法通過。」

學者表示,淨零排碳沒入法,導致產業碳排減量也不積極,目前國內碳排放量前五大產業,台電是全國最大碳排大戶,其次是電子業,中油第三,石化業、鋼鐵也都是碳排大戶,而且以國營事業居多。

台電表示,已積極轉型,增氣減煤、綠能發電比重持續拉高。

台電發言人張廷抒回應,「台電實在是全國碳排第一,願意配合國家的政策做能源轉型,台電現在會有增氣減煤,也有助於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中研院也示警,台灣再不減排,台灣氣溫將持續上升。研究指出,台灣過去110年以來,溫度上升1.6度,已超越全球平均1.07度,並強調台灣在1961年到1990年間,夏季平均長度約120天到150天,冬季平均長度約70天,但近年冬天恐縮短為20到40天,預估最快最到2060年,台灣就沒有冬天。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分析,「如果到現在持續排放的話,台灣會到那個差不多5度C的增溫,完全沒有冬季的情況,大概是最早最早,在2060年代就會達到了。」

學者表示,企業低碳轉型已是未來新工業革命,而且必須加速進行,不過台灣中小企業佔多數,挑戰不小。至於《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環保署表示今年下半年將召開公聽會,努力尋求共識,並加快法制作業程序,力拚草案下半年預告並送交行政院。

相關新聞

在野黨修改 憲法訴訟法 ,明定參與評議的 大法官 不得低於十人、宣告違憲不得低於九人,但目前大法官有七名缺額, 賴清德...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達6,029.43億美元,...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
一直以來,我們常常聽見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或是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這一類的說法,但事實上,說的都是過多資源集中到了少數受益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