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拚經濟 空氣污染未升反降

空氣污染與經濟活動、氣象和地理等環境條件息息相關,但依據政府統計資料顯示,臺灣的經濟發展明顯與空氣污染排放脫勾,各項空氣品質均有大幅改善。

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濃度變化趨勢。環保署/提供

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濃度變化趨勢。環保署/提供

自88年至109年,我國人均GDP已成長一倍以上,能源消費增加近五成,機動車輛與工廠家數也持續增加,但空氣污染的總排放量則是減少45.1%。再從幾項關鍵空氣污染物的年平均濃度來看,我國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及懸浮微粒(PM10)均減少五成左右,而自102年開始監測的細懸浮微粒(PM2.5)也在8年間減少41.3%。

近年來PM2.5成為各界關注的空污防制重點,環保署於101年5月14日增訂我國細懸浮微粒空氣品質標準,並設定改善期程,104年提出清淨空氣行動計畫,106年12月再推出空氣污染防制行動方案,訂定108年PM2.5紅害減半的目標,並提前一年(107年)達標。為進一步加速空氣污染防制工作,行政院於去年5月22日核定《空氣污染防制方案(109年至112年)》,推動固定源、逸散源、移動源及綜合策略等四大面向計27項管制策略,各項延續性管制策略已陸續展現成效。

臺灣歷年環境負荷變遷指標。環保署/提供

臺灣歷年環境負荷變遷指標。環保署/提供

其中,成果最顯著的是國(公)營事業空污改善,與105年相比,去年台中電廠空污排放已減少58%、興達電廠減少57%,此外,在環保署、經濟部與各縣市政府合作下,3年半內(107年至110年7月底)完成4,578座工業鍋爐(輔導對象已有82%完成改善)、1,218座商業鍋爐的汰換及改善,106年至今淘汰4萬9,682輛1至3期大型柴油車,約減少將近四成老舊車輛,並補助推動營業電動大客車(不含遊覽車)掛牌數達690輛,相較於106年度車輛總數大幅增長163.4%。

去年全國PM2.5年平均濃度值降至14.1μg/m3,空品改善超乎預期,除歸因於空污防制有成外,受非常態性的疫情影響,境外濃度降低也有貢獻。

今年初因穩定的氣候條件導致污染物擴散不良,加上嚴重乾旱導致揚塵增加,境外濃度恢復至疫情前的水準,全國今年1至7月底PM2.5平均濃度16.0μg/m3略高於去年同期(15.5μg/m3)。環保署將持續監測空氣品質變化,適時啟動空污應變作業,滾動檢討減量策略,以順利達成112年PM2.5年平均濃度值15μg/m3的目標。

相關新聞

總統當選人 賴清德 即將在5月20日就職,新 內閣 人事先後陸續已公布5波,賴清德今天親自公布國安首長人事布局,率領準國防部長顧立雄、...
缺電危機引發社會關注,繼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呼籲「 核能 不是人類公敵」, 國民黨 立委與學者專家昨天宣布,將推動「核子反應器設施延役條例...
當沖降稅的第二次延長將於年底到期,第三次延長的呼聲已起,甚至有單位鼓吹當沖降稅的「常態化」、永久釋出租稅優惠,從此沒有到期煩惱。...
 兩岸開放觀光出現轉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稍早於「馬習二會」上釋出恢復兩岸旅遊交流善意後,大陸國台辦24日指出,陸方將採取積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