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研究:氣候變遷衝擊全球85%人口

新研究顯示,格陵蘭(Greenland)冰層可能已經融化到無法挽回的地步,無論全球以多快的速度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冰層仍可能繼續融化。

一九六國參與的氣候峰會「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六屆締約方大會(COP26)」,下月一日將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登場,將檢視六年前簽署「巴黎氣候協定」後各國的減碳成果,也要議定新的減碳行動。德國兩個研究機構十一日合作發表最新報告指出,經過分析過去六十七年中約十萬件研究,發現氣候變遷的影響已衝擊世界八成五人口。

德國柏林的「墨卡托全球公域與氣候變遷研究所」和「氣候分析」,運用電腦分析一九五一年至二○一八年間,十萬件可能記載有關氣候變遷證據的研究報告。

報告作者卡拉漢表示:「我們找到大量證據說明,氣候變遷正影響地球所有大陸和系統。」

研究團隊使用電腦辨識相關研究,從蝴蝶遷徙被打亂、與高溫相關的人類死亡及森林植被的改變等主題,尋找氣候變遷的有關證據。

此外,研究人員將全球分成多個區域,運用電腦篩選出的地方數據,比對研究內容和各地氣溫及降雨的趨勢。

卡拉漢說,研究每個區域時,他們會問「在自然變化因素之外,這裡是變得更熱、更冷、更濕或更乾?」並檢視高溫是否與氣候模組的預想相符。

研究團隊發現,地球上百分之八十的地方、也就是百分之八十五人口居住之處,其有關研究符合全球暖化造成的氣溫和降雨改變之預想。

這份報告的另一項發現是,氣候變遷相關研究的區域比例相當不對等,富有國家的研究非常多,易受影響的地區研究反而付之闕如。

卡拉漢舉例,非洲的氣溫和降雨趨勢變化可能和氣候變遷有關,但沒有那麼多的研究記錄這些變化,「這是我們研究上的一個盲點」。

他還指出,目前絕大多數的氣候研究集中於二○一三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IPCC)發表綜合評估報告的五年內,「大約有七萬五千至八萬份」,比起一九五一至一九九○年的僅約一千五百份,可說是顯著增加。

因為研究數量大增,使用電腦輔助辨識主題並建立全球性架構相當重要,不過最終仍需人類科學家來歸納整合。

相關新聞

美國人工智慧晶片大廠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接受CNN專訪時表示,美國應該「降低對其他國家的依賴」,並將科技製造業遷回國內。此外,...
大陸海關總署14日公布最新外貿成績單顯示,在搶出口效應仍存等背景下,以美元計價的6月份出口與進口年增速均優於市場預期。值得注意的是,...
《F1》電影票房奏捷,目前全球票房已累積超過四億美元,對已上年紀的布萊德彼特及品牌賽車來說無疑是一枚興奮劑,他們還未過氣,不,他們尚在巔峰...
根據《華爾街日報》對專業預測人士的季度調查,與三個月前相比,經濟學家們現在預計經濟增長和就業創造將更強,衰退風險更低,通貨膨脹也將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