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規劃追蹤

金融海嘯之後,各國央行開啟超級貨幣寬鬆的政策,讓債務規模空前膨脹,加上疫情後時代,金融政策失靈,財政負擔加大,各國都面臨債台高築的窘境,如何解決國家財政問題是全球共通的課題。

背景說明

近年來政府財政惡化嚴重,首先賦稅收入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也就是租稅負擔,從80年以後就只有12%左右,較其他國家偏低。其次是未償債餘額不斷增加,根據統計,2016年中央政府舉債1,439億元,其中730億元用來還債,2016未償長債達5兆3,721億元,若加上短期借款1,430億元,中央政府未償還長短債合計為5兆5,150億元,平均每人背負23.4萬元的債務,這個數字還沒有把18兆潛在負債計入,顯示國家財政的脆弱。

政府提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以及紓困振興方案等,經費皆以特別預算編列。這筆龐大公共建設支出若加上後續經費、地方配合款、和未來一定會面臨的追加預算,總支出極可能破兆。在政府財政困窘之際,有必要嚴格監督,以免債留子孫,甚至進一步拖垮國家經濟發展。

 

活動照片

  • 2012成大財政論壇

    2012成大財政論壇

  • 王健壯

    王健壯

  • 李俊俋

    李俊俋

  • 江啟臣

    江啟臣

  • 林濁水

    林濁水

  • 黃秀端

    黃秀端

  • 羅傳賢

    羅傳賢

  • 朱雲漢

    朱雲漢

相關文章

2017年元月,當時的陳副總統也是年改會的召集人,在農曆年節前畫了「懸崖勒馬圖」。 圖/取自陳建仁臉書

二○一七年元月,當時的陳副總統也是年改會的召集人,在農曆年節前畫了「懸崖勒馬圖」。這一晃過了六年多了,勞保這匹馬仍然繼續奔向懸崖,而政府只知拿納稅人錢撥補,雖入賬一千多億,馬仍會在五年間衝落懸崖。目前的陳院長,還記得那幅畫嗎?

或許是筆者對這張畫的認知有誤,這匹馬不是勞保而是年改...

今年以來,國際主要機構紛紛下修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並認為景氣復甦力道不足、甚至有衰退的風險;但各國主要股市上半年卻呈現多頭的格局。對於此種經濟走勢、股市行情產生脫鉤的現象,有需要進一步分析。

國內的學者專家過去討論央行的匯率政策者多,關心貨幣政策者少。這主要是由於在進入21世紀之後的十多年期間,央行為了協助出口與經濟景氣,積極介入匯市,藉買進外匯抑低新台幣匯價,且對買匯所釋出的新台幣未予積極沖銷,以致市場資金過剩、利率走低。因此,學者多認為台灣的匯率政策主導了資金情勢,難有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可言。

貨幣政策漸獲重視

唯自2010年代中期以來,央行在來自國外(尤其是美國)的壓力,以及國內學者之批評下,...

早在五六年前,工商界就提出台灣有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當時我就提出,五缺問題固然嚴重,但其實台灣還有「第六缺」,才是掐住經濟發展的咽喉,那就是缺乏穩定的 兩岸關係 。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撰文指出,民主政治是政黨政治,但台灣實施政黨政治雖已過卅多年,卻距離「政黨關係正常化」目標仍遙遠。並引用司法院長許宗力曾在一篇文章中引述德國學者說法,認為對憲法機關所要求的機關忠誠原則,也應適用於政府與反對黨之關係,而彼此應負之忠誠行為義務,則包括相互支持、尊重與體諒的義務。

新冠肺炎疫情對弱勢族群造成多方面的衝擊,不僅損及其就業機會與所得,來自私人、企業與社會慈善團體的金錢及實物捐助亦下降,以致生計陷入困境者不計其數。台灣家庭間的所得分配也因之趨於惡化。東吳大學辜濓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撰文建請政府擴增移轉性支出。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看美國大法官提名,美最高法院維持目前保守與自由派6:3陣形不變,未來廿多年,最高法院仍將掌控在保守派手中。他擔憂台灣現有十五位大法官皆由蔡英文提名補實,屆時十五位大法官將全由蔡英文任命;美6:3陣形已令人憂心,台15:0豈不讓人膽戰心驚?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1)日呼籲各金融機構董、總,從現在開始盤點並思考自身碳排量,以及投融資客戶的碳排量;他說「過度國防或聲色犬馬的產業,要做一些取捨抉擇」,面臨極端氣候變遷下的風險與商機,需從董事會高度,從策略上去發揮加強金融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