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思潮

在網路發達的今天,影音媒體取代文字佔據我們的生活 你還記得最近讀的一本書是什麼嗎? 或許影像聲音可以衝擊視覺感官,卻沒辦法取代書本中一字一句帶來的心靈衝撞與震撼 ,讓我們一起慢下來,梳理這塊土地上的歷史與人文精神吧!

背景說明

風潮是一時的,趨勢是未知的,而「文化根基」則植基於人心、訴諸於未來的價值信念。面對政治紛亂、社會失序、角色混淆、人文崩壞的現實,知識份子必須勇於發聲;族群、政黨、個人更須拋私忘利。對於台灣的未來,不能只焦慮、懼怕,更不能漠視與空想。選擇思考、聚集大家的智慧,為未來作籌謀,重建台灣社會的核心價值。

活動照片

  • 2022 Podcast 訪問時報出版趙政岷董事長

    2022 Podcast 訪問時報出版趙政岷董事長

  • 2022 與坪林國中至兩廳院導覽參訪

    2022 與坪林國中至兩廳院導覽參訪

  • 2012 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 「新美國大學典範」

    2012 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 「新美國大學典範」

  • 2019 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 王汎森院士「從近代中國反思現今社會」

    2019 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 王汎森院士「從近代中國反思現今社會」

  • 2021 網路時代下文化衝擊與蛻變 研討會大合照

    2021 網路時代下文化衝擊與蛻變 研討會大合照

  • 2011 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 設立白先勇書架

    2011 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 設立白先勇書架

相關文章

以王道為理念的施振榮先生,針對目前紛擾的社會現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提醒,不論是哪一個領域的領導人,都需從「六面向」來看待事物的總價值,在「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外,更要重視「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

基金會走訪台東三天,旅途中路經池上鄉辦訪當地回鄉的小農,聽他們在天氣越來越熱情形下,產量驟減的艱辛;抱怨歸抱怨,在這片土地長大的這群人,還是堅持著對友善生態的工法,要為下一代的未來,留下一片能坐看雲起時的淨土。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強調,台灣半導體產業如今能站在世界領先的地位,從人才角度來看,是因為台灣的社會文化很鼓勵理工人才的培養,不過台灣早期沒理工人才的工作機會,所以早年許多理工人才出國留學,這些碩博士人才畢業後暫時留在美國,等到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後巿場有需求也有舞台,人才就回流了。

余紀忠文教基會董事、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今天獲文化部頒發文協獎章,表彰他長期投入藝文領域所做的貢獻。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於聯合報撰文指出,台灣的民主制度目前遇到的問題是,政策難以形成共識,藍綠相互牽制,許多重要政策卡關,政治人物往往以私利出發,為的是爭取政黨利益及來日執政的機會,長此以往並不利民主政治的發展,值得我們思考。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於《聯合報》撰文指出,中國政府對新疆做了什麼,國際社會所得資訊有限;但中國政府對香港做了什麼,卻一切歷歷在眼前,全世界都眼睜睜看著東方之珠蒙塵,變成了沉淪之島。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提到,在傳統社會文化中,規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靠的是「五倫」,所謂的五倫包括了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彼此之間的關係。而總統府前資政李國鼎先生在一九八一年提出了「新六倫」的主張,主要是有感於在社會發展下,傳統文化所談的五倫,都是規範自己周遭的人,那該如何面對五倫以外的人?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以社會企業家為職志,近年積極投入推廣「王道」理念與思維。29日於《經濟日報》撰文指出,王道的精神就是要追求創造價值、利益平衡,如此才能永續。就連個人或組織的理財,也要充分發揮王道精神,考慮所有利害相關者的利益平衡,才能找到創造價值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