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改變人們工作與生活方式。這份影響將跟著我們多深?多遠?我們還有機會回到過去嗎?真正屬於這世代青年人的挑戰,或許才正要開始。

背景說明

2019年下半年開始,新冠肺炎延燒全球,我們從未想過有這麼一天,在科技醫療發達的今天,會被迫進行物理上的隔離;雖隨著疫苗研發與防疫政策的落實,各國在2021下半年開始逐步解封,但復原這場疾病大流行所造成傷害的漫漫長路,才正要開始。

疫情爆發以來,全人類的生活發生重大改變,在隔離政策實施下,生存、教育、經濟上的權利,都大受影響,這世代的青年,對網路的依賴更達到高峰。我們看見世界的變化,卻無法預測他將為未來埋下怎樣的火苗;改變與檢討,更顯刻不容緩。 不論如何,我們除了希望共同撐過這場全球危機,也希望展現韌性與反思,放慢腳步去檢視應國家長遠規劃,將劣勢化為優勢,再次出發。

活動照片

相關文章

編者按: 高端國產新冠肺炎疫苗今天通過食藥署緊急授權,核准生產。不過官方的緊急授權與國人的信心有極大的落差,各在野黨紛紛表示,如果無法用科學說服人民,將是對於國產疫苗產業的一大扼殺。且目前高端疫苗與目前國人施打國際疫苗審查程序截然不同,未來如果真的提供給國人施打,或許應該有更嚴謹的行政流程。

Delta變種病毒快速蔓延、引發全球擔憂經濟復甦恐將放緩,導致全球市場周一(19日)大震盪。美股道瓊工業指數盤中狂瀉超過800點,歐股跌逾2%。美元發揮避險功能,美元指數漲至近4個月新高。油價則同時在油國增產的打擊下重挫5%。

衛福部19日通過高端疫苗EUA,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高端疫苗將適用於20歲以上成人接種,兩劑須間隔28天,每個月也要提供安全監測報告。至於何時開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會盡快送到預防接種諮詢小組(ACIP)進行討論,等到決定後再跟大家報告。

編者按: 行政院長蘇貞昌19日上午8時召開擴大防疫會議,針對防疫物資、醫療資源、疫情發展情形,以及防疫警戒等級調整與各行業管制鬆綁等議題進行討論。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會中指出,疫情趨緩已接近降為二級的標準,但考量到國際疫情依然嚴峻,我邊境管制仍應嚴防,不可鬆懈,而國內警戒縱使降級,也需同配合嚴謹的管制措施,緩步實施。

台灣出口表現亮眼,股市迭創歷史新高,看似經濟表現亮眼,然疫情衝擊下,呈現外熱內冷的情境,隨著三級警戒多次延長,服務業業績大幅萎縮,勢將拖累整體表現,可否守住5%門檻有待觀察。民眾黨立委賴香伶19日召開線上記者會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觀光、旅行、旅館業受創嚴重,儘管13日起實施微解封,但效果有限,勞動部統計無薪假已經達到3.1萬人,政府應逐步研議解封配套措施,做好微解封飲食明確規範。

台大醫院16日針對「因應COVID-19新型變種病毒公衛防疫措施」召開視訊線上記者會。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出席記者會,針對變種新冠病毒在公衛精準防疫、邊境防疫及三段預防的部分,和變種病毒與疫苗保護效益、防治佈署與實證等方向進行說明。

編者按: 媒體報導北部一名男子今年4月21日、6月11日、7月2日依序在國內自費接種AZ、在國外接種BNT、在國內公費接種莫德納,很可能為台灣首例曝光三個月內混打三種新冠疫苗者,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此案例曝露出一些漏洞。

台灣接種率已達兩成,但接種者如果在疫苗尚未接種完全就脫口罩,容易像英國、韓國一樣疫情復發,因為打過疫苗還是有被傳染及傳染人的機率在;但北醫胸腔內科主治醫生周百謙認為,面對Delta變種病毒,疫苗可雖增加保護力、降低突變機率,但每個人反應狀況不同,他還是建議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