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改變人們工作與生活方式。這份影響將跟著我們多深?多遠?我們還有機會回到過去嗎?真正屬於這世代青年人的挑戰,或許才正要開始。

背景說明

2019年下半年開始,新冠肺炎延燒全球,我們從未想過有這麼一天,在科技醫療發達的今天,會被迫進行物理上的隔離;雖隨著疫苗研發與防疫政策的落實,各國在2021下半年開始逐步解封,但復原這場疾病大流行所造成傷害的漫漫長路,才正要開始。

疫情爆發以來,全人類的生活發生重大改變,在隔離政策實施下,生存、教育、經濟上的權利,都大受影響,這世代的青年,對網路的依賴更達到高峰。我們看見世界的變化,卻無法預測他將為未來埋下怎樣的火苗;改變與檢討,更顯刻不容緩。 不論如何,我們除了希望共同撐過這場全球危機,也希望展現韌性與反思,放慢腳步去檢視應國家長遠規劃,將劣勢化為優勢,再次出發。

活動照片

相關文章

新冠疫情趨緩,各國陸續公布疫苗採購金額數據,反觀台灣COVID-19疫苗採購保密協定,近期合約封存30年再次引發社會議論。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長年針砭時事,針對該爭議,他用「恣意濫權已成常態」來形容當今政府。

疫情間,染疫數絕對超過官方的確診數,死亡數也是;不過政府不須過於在意,而應多關心「不明超額死亡」!一旦能對病毒、疫苗、人口特殊性與死亡的關聯有進一步了解,應有助於下一步的防疫策略,減少讓生命因疫情而提早結束。

新冠疫情一波接一波,政府基層人員勞於奔命已快三年的時間,雖這一切終將過去,但在世界慢慢走向與病毒共存的後疫情時期,我們又該如何檢討與反省?一起看看馬英九前幕僚,同時也是公衛專家的葉金川,有怎樣的觀點。

編者按: 新冠肺炎以影響全球兩年,隨著疫苗問世與施打率提升,面對變種病毒來襲,我們雖該提高警覺,卻也應思考病毒流感化的可能,並做出相對應的公衛預防措施。防疫是否該升級?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分享他的看法。

編者按: COVID-19肆虐全球近兩年,對人類社會造成意想不到的衝擊,但同時也給了生技醫療與公衛體系一個絕佳的機會,能夠加速發展並反思利弊。台灣在疫情期間從一開始的防疫優等生,到今年五月爆發嚴重社區感染,我們又該如何審視自身公衛體系的不足,為可能與疫情共存的世代做準備呢?請看成大教授陳美霞的解構分析。

編者按: 全台疫情逐步趨緩,昨日證實本土零確診案例,但國外各國被Delta病毒入侵情形頻傳,疫苗施打成為國人最關心的議題之一。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在疫苗政策說明上,一直曖昧不清,許多專家學者紛紛站出來呼籲政府公開資訊,以供國人在觸及生命安全的議題上,能更透明化的去討論與選擇。

截至8月9日為止,染疫死亡人數卻已突破800人,累計死亡人數來到809人。但台灣去年出生數創新低、首度負成長,半年的總人口減少高達七萬4000人,顯見人口結構的轉變才是台灣最大的挑戰!

東吳大學暨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撰文指出,如何兼顧防疫與經濟,關鍵還是在於疫苗的覆蓋率與國人會否遵守某些自主管理措施上。期待政府與國人在這兩方面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