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浪潮

余紀忠基金會近幾年持續關心數位發展,從Web2.0走向Web3.0,這是一個被數位浪潮推進的時代;有感於科技產業千變萬化與日漸深遠的影響力,邀請關心公共政策,聚焦產業未來機會與挑戰的你,一起共同參與,與專家學者激盪想法,督促政府成為數位時代來臨時,產業和社會強力的後盾。

背景說明

21世紀以來,數位科技超越工業革命發展曲線,以無法想像的速度快速進化。從雲端計算、大數據分析,到現今的人工智慧與最新推出的ChatGPT,有形無形地對人類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仰賴AI機器人透過學習,生產大量精準文字內容,舉凡論文寫作、新聞報導、行銷提案、法案分析,將可預期徹底改變未來產業發展、政策與教育方針走向。

與此同時,科技業界也開始發表不同的聲音。2023年3月,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蘋果共同創始人Steve Wozniak等科技產業高層,公開呼籲暫停訓練AI系統6個月,他們認為這些系統可能對社會和人類帶來許多風險;由此可知,在相關產業高速競爭下,文明社會看似增加許多便利,卻也同時充滿各種挑戰和隱憂。

從各方面來看,人工智慧產物從繪圖到文字,都隱藏許多待解難題。著作權歸屬與認定?訊息真假難辨所造成的資訊安全、社會問題?政府政策能否跟得上科技突破,對生成式人工智慧有所規範?企業界又更如何因應轉型與挑戰?都是需要以人文精神,透過宏觀視角,一同探討、尋求共識的議題。

活動照片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持人:史欽泰教授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持人:史欽泰教授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 研討會活動現場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 研討會活動現場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研討會活動現場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研討會活動現場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辦人:余範英董事長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辦人:余範英董事長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林照真教授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林照真教授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大合照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大合照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郭耀煌教授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郭耀煌教授

相關文章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去年 宣告全球化的「死訊」 後,相關話題便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 張忠謀本月 4 日 赴工商協進會以「重新定義『全球化』」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表示 全球化如今已被重新定義為,在不傷害本國國家安全、科技經濟領先條件下,允許本國企業在國外牟利,也允許國外產品及服務進入本國,只是,「這樣還能算是全球化嗎?」

網路社群近年來成為民眾取得資訊主要管道,「 世界新聞媒體年會 」正在台北舉行,29日的議程中,數位平台與媒體議價、媒體訂閱轉型成為最熱門的議題。谷歌新聞副總裁理察·吉格拉斯(Richard Gingras)表示,強制立法可能影響新聞自由;澳洲新聞集團執行總裁麥可‧米勒(Michael Miller)則說,澳洲政府因發現平台資訊壟斷影響一般人利益,因此立法強制要求議價。

澳洲在2021年通過「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

美國拜登政府擴大晶片法案(Chips Act)的補助範圍,包括設備、化學材料等廠商赴美也能享補助, 可望促成半導體產業美國廠形成供應鏈聚落。 然而,也有專家擔心在聯邦補助總金額不變的情況下,美國政府擴大補助對象相對減少各家業者補助金額,反而喪失晶片法案對海外業者的吸引力。

近期,許多半導體與電子科技高管陸續前往率隊訪中,除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赴上海參與論壇外;中國工信部網站26日也公布,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昨天在北京會見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一行人,雙方就積體電路、5G等議題交換意見,蔡明介強調將繼續深耕大陸市場,促進兩岸產業合作。

AI這個名詞是1956年出現的,所以到現在有60多年了,60多年來其實有幾波的起伏,ChatGPT近期帶起是最新的一波浪潮,在看這一波新變化的時候,需注意哪些是會被留下來,哪些過了10年之後還是被淘汰。我接下來將介紹一下這幾十年來,AI對人類是怎的意義是什麼,相關的科技發展是否有共通性?共通的道理在哪裡?並從共通道理推演出交互會有什麼影響,我們又該怎麼來看待AI。

人工智慧( AI )產業急速發展,歐盟為預防 AI 發展失控迅速著手立法。據彭博 14 日報導,歐洲議會通過一項名為《人工智慧法案》( AI Act )的草案,該法案將對被視為該技術最危險的用途施加新的限制,有望成為西方國家針對 AI 產業提出的第一套完整法規架構。

「傳統的考試最讓人討厭的是什麼呢? 我想是反覆背誦課文,既無趣又浪費時間。現在AI時代到來,將帶來嶄新的教育模式,我們再也無需背誦的能力,只需丟出問題,AI就可以告訴你答案、如何提問以及使用這些智慧工具,並在看似非常完美的內容中抓到盲點,而這或許才是我們需重新探索、學習的新方向。」

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公司 OpenAI 行政總裁阿爾特曼視像出席北京一個人工智能論壇,指國際間應該合作推動人工智能系統安全,又指中國能發揮關鍵作用。據金融時報報導,人工智慧與氣候變化有許多相似之處,全球協調監管氣候變化的失敗為如今監管人工智慧提供了許多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