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浪潮

余紀忠基金會近幾年持續關心數位發展,從Web2.0走向Web3.0,這是一個被數位浪潮推進的時代;有感於科技產業千變萬化與日漸深遠的影響力,邀請關心公共政策,聚焦產業未來機會與挑戰的你,一起共同參與,與專家學者激盪想法,督促政府成為數位時代來臨時,產業和社會強力的後盾。

背景說明

21世紀以來,數位科技超越工業革命發展曲線,以無法想像的速度快速進化。從雲端計算、大數據分析,到現今的人工智慧與最新推出的ChatGPT,有形無形地對人類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仰賴AI機器人透過學習,生產大量精準文字內容,舉凡論文寫作、新聞報導、行銷提案、法案分析,將可預期徹底改變未來產業發展、政策與教育方針走向。

與此同時,科技業界也開始發表不同的聲音。2023年3月,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蘋果共同創始人Steve Wozniak等科技產業高層,公開呼籲暫停訓練AI系統6個月,他們認為這些系統可能對社會和人類帶來許多風險;由此可知,在相關產業高速競爭下,文明社會看似增加許多便利,卻也同時充滿各種挑戰和隱憂。

從各方面來看,人工智慧產物從繪圖到文字,都隱藏許多待解難題。著作權歸屬與認定?訊息真假難辨所造成的資訊安全、社會問題?政府政策能否跟得上科技突破,對生成式人工智慧有所規範?企業界又更如何因應轉型與挑戰?都是需要以人文精神,透過宏觀視角,一同探討、尋求共識的議題。

活動照片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持人:史欽泰教授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持人:史欽泰教授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 研討會活動現場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 研討會活動現場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研討會活動現場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研討會活動現場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辦人:余範英董事長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辦人:余範英董事長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林照真教授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林照真教授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大合照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大合照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郭耀煌教授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郭耀煌教授

相關文章

本次訪談中,重量級來賓、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先驅史欽泰老師,與主持人黃鈺安、羅澤一同深入探討了當前臺灣半導體產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並分享了他的人生智慧。本次訪談內容豐富,從臺積電赴美投資的地緣政治考量,到臺灣產業人才培育的現況,再到政府應扮演的角色,史欽泰老師皆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此處用簡短十六個字總結:「政府鋪路、企業引路,重視投資、發展應用,文理平衡、理性對話,保持樂觀、持續學習。」

遠見雜誌於去年底做了一項亞洲五地(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十八歲以上華人民眾的民心動態調查,想了解他們對自己國家的看法,以及五地間對彼此在政經社會發展上的見解。其中台灣被普遍讚揚,認為社會進步指數高,但對台灣 年輕人 的表現,給分都不高,因為台灣年輕人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不高。

在九十年代初期,大家十分關心因為推動資訊化的的過程中,造成數位落差帶來的社會問題,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更在二○○三年擔任台灣領袖代表出席APEC會議時,提出建立數位機會中心DOC(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的計畫,希望協助APEC會員國有效縮減數位落差,並進一步轉變成數位機會。

網路可以協助人們突破一些障礙與局限,但卻看到愈來愈多年輕人將自己困在「網繭」裡而不自知,任時光在手指滑動中流逝。一旦年輕人不願扛起自己的未來,也不願意負起家庭的責任,國家的前途在哪裡呢?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直言,人須借助AI做為創造價值的工具,「不用未來就會吃虧」。AI已是既定的大趨勢,必須要順這個勢、靠實力造自己的勢,才能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