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晶片戰升級 擬限制中企使用美國「雲端運算服務」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4日報導,拜登政府正在準備限制中國企業使用美國雲計算服務,從而防止中企繞開美國對華先進製程人工智能(AI)芯片的出口禁令。中國專家接受《環球時報》採訪表示,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打壓正一步步走向極端。
完備半導體禁令 避免從雲端取得晶片運算能力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商務部預計於未來數週執行這項限制措施,作為擴大去年10月推行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政策一環;倘若新規獲採行,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等美國雲端服務供應商可能被要求先尋求美國政府許可,才能把運用到先進人工智慧晶片的雲端運算服務提供給中國客戶。
喬治亞城安全與新興科技中心研究員Emily Weinstein指出,若任何中國大陸企業想使用輝達的A100晶片,可能會從雲端服務供應商取得,這項禁令是能取代禁止出口雲端服務特定晶片的其他選項,美國政府也可能限制美國雲端業者,不得提供服務給予中國大陸或其他外國關切實體軍方、國安及情報單位有關聯的客戶。
國際數據機構IDC4月發布的一份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底,阿里、騰訊、華為、中國電信、亞馬遜是中國雲計算市場份額排名前五的公司。不過,前四家中國公司的市場份額佔比超過64%,亞馬遜的市場份額為8.6%。
中國:美國無所不用其極為護霸權
對此,中國「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告訴《環球時報》,中國雲服務市場由阿里、騰訊等6家國內企業主導,它們已經搭建起了國內的雲服務體系,而亞馬遜和微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較小。拜登政府通過限制向中企提供雲服務打壓中國AI的效果或許並不會很明顯。他說,不過,這也說明在打壓中國高科技、維護美國霸權這條路上,拜登政府已無所不用其極。
政府方面,中國4日宣布將針對「鎵、鍺」2項涉及半導體的相關材料實施出口管制,是北京當局對日益升溫的中美高科技晶片戰的最新回應。中國表示,基於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將自8月1日起,對「鎵、鍺」2項涉及半導體的相關材料實施出口管制。根據公告,出口商必須向中國商務部提出申請,並報告海外買家的詳細資料,經許可後才能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