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環境

面對全球氣候、環境的日益惡化,如何重視極端氣候下所帶來衝擊,以及建立環境永續的生命態度,已成為每一位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課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活動照片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相關文章

南部水情堪憂,不過, 水利署 指出,對照104年旱災時,高雄已宣布實施分區供水,現在仍能穩定供水,顯見近年前瞻水環境計畫有效提升供水韌性;因應本次旱象,目前全國節水調度成效達6.6億噸,超過1座曾文 水庫 蓄水量。

南極海冰面積在兩年內第二次縮減至新低。科學家們警告,南極海冰面積急劇縮減,可能是氣候危機更明顯影響這個廣闊、複雜、孤立區域的一個訊號。

桃園市大園工業區緊鄰住宅區,營運40多年來,居民多次陳情有異味,環保署2021年成立查核專案,相較於過去多發生稽查人員抵達時已沒味道,此次專案隨時監控污染源,依據監測到的污染排放時段安排人員稽查,彌補無法及時處理的問題。

南部面臨30年最大枯旱,台水公司昨(21)日宣布,3月1日起台南地區的水情燈號調整為減量供水的「橙燈」,台南市工業區、科學園區將實施節水10%,非科學園區及工業區的每月用水量1,000度以上工業用戶,同樣須節水一成;晶圓代工、面板等高耗水產業拉警報。

根據最新公布數據, 氣候變遷 引發極端氣候的情況與日俱增,在全世界面對氣候變遷最脆弱的地區當中,中國和 美國 的主要工業與經濟重鎮赫然在列。前十名當中,中國占據第1到9名。

蔡總統今(20)日接見「八大工商團體理事長」時表示,政府推動產業及中小企業升級轉型計畫,不只要協助企業穩定經營、留住人力,也提供具體策略及專案貸款來支持產業進步。盼做企業最好的靠山,讓中小企業長久經營發展。

南部遭遇30年最大乾旱!經濟部長王美花昨親自坐鎮水情小組,由於看到未來一季降雨偏少,決定嘉南地區進一步限水。

營建廢棄物處理傷透地方政府腦筋,過去木質家具與裝潢材料多送焚化爐焚燒,壓縮處理一般垃圾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