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乾旱 王美花:4月底前日供13.6萬噸水

南部乾旱、水情拉警報!經濟部長王美花今赴財委會指出,南部已經有600天沒下大雨,經濟部已超前部署,非常謹慎做調度,預計4月底前每天增加13.6萬噸的水供南部使用。

王美花指出,有2021年百年大旱的經驗,因此,經濟部已經提早因應,否則,現在南部的兩個水庫可能就空庫了;王美花指出,4月底前每天增加13.6萬噸的水供南部使用,也呼籲民眾要節約用水、共度缺水難關。

對於科學園區用水部分,王美花表示,南科目前節水10%,新竹則為自主節水5%,應該可以度過乾旱,科學園區的產業用水大致上沒有問題。

把握水庫低水位時機 曾文、南化、仁義潭水庫擴大清淤

受氣候變遷加劇影響,去年南部降雨量不到歷史平均的4成,創下30年來新低,南部主要水庫水位雖下降使淤積泥砂裸露,但卻也是水庫清淤最佳時機,水利署除要求各水庫管理單位把握最佳時機,全力動員人力及機具加強陸挖作業。

另外,水利署已請第五、六河川局開口契約廠商支援仁義潭、曾文及南化水庫,擴大清淤作業量能,並已於3月3日展開相關作業,預計可再擴大清淤36萬方。中部以北水庫如石門、明德、鯉魚潭及日月潭水庫則會依後續水情變化及水位下降狀況,擴大清淤作業量能。

水利署指出,加速水庫清淤已列入行政院施政方針,去年清淤量1,794萬立方公尺為歷年平均近3倍。曾文、南化、白河、烏山頭及牡丹等南部水庫,111年庫容比110年增加188.47萬立方公尺,清淤已成為讓水庫永續、增加抗旱韌性的重要措施!今年水庫清淤目標更提升至1,871萬立方公尺,利用上半年枯水期水庫低水位階段,統計至2月底已清淤157萬立方公尺,執行率178%,汛期前將持續投入更多人力及機具,以提升陸挖能量,以最大化進行清淤工作。

水利署進一步說明,臺灣地質年輕且位處地震頻繁區域,地形陡峻加上重大颱洪事件影響,使集水區土石鬆動,易受沖刷而產生水庫淤積砂源。近年以整體防淤策略推動水庫減淤工作,透過集水區保育、庫區陸挖、抽泥浚渫及水力排砂等方式,加上各主要水庫防淤或排砂隧道工程改造陸續完成,除維持泥砂進出平衡外,更朝向逐步恢復水庫原有庫容邁進。

相關新聞

央行昨(20)日舉行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考量國內通膨將續緩步回降,且全球經濟成長降溫,前景面臨諸多風險,恐影響國內經濟成長力道,...
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國安策略,除限縮兩岸宗教、教育等交流,也指示就兩岸經貿所涉及的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有序的調整。...
行政院 提出的 財劃法 修正覆議案,遭 立法院 否決,未能通過覆議。預計總統將於三月底前,公布由在野藍白聯手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
三月五日, 美國 國防部 次長柯伯吉在參議院聽證會被質疑近兩年對中國立場變軟。他說:「美國在印度太平洋的核心利益是防止中國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