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碳排

氣候變遷對環境、經濟及社會造成之影響與衝擊日益嚴重,近年全球加速減碳,全球已有127個國家宣布2050年淨零排放(Net Zero),我國鄰近日本及韓國亦已公開承諾,中國則提出2060淨零的目標。2021年1月美國拜登總統上任後,隨即發布重返巴黎協定之行政命令,將氣候危機納入美國外交政策與國家安全之中心考量,並且明確宣示在2050年以前達成淨零排放。

背景說明

2050淨零碳排已是多國的減碳目標,金管會日前亦正式啟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全體上市櫃公司須於2027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環保署表示,碳盤查將採分級管理,過去查驗機構需由國際認可機構執行,未來企業可依照自己需求,於國內查驗機構查驗即可。

除碳盤查外,碳定價一直也是爭議的焦點。有許多業者建議,政府碳費訂定多參考其他已開發國家所訂的碳費,不應以單一國家做比較,同時應針對產業別訂定詳細的計算公式,逐年調整,採浮動式計價推動,分階段調整,或依油價一樣,有調、降調等升依循,並有更多類似於抵換專案的計畫,讓中小企業也能承擔並執行。

至於碳費該收多少?環團與工總也不同調!工總調查關於碳費的定價,有47%的企認為碳費為每公噸100元最為合理。立委蔡壁如則批評,碳定價太低,無法引導高碳排產業轉型。民眾黨認為碳費每噸300元,且每兩年要滾動式調升。依照倫敦政經學院(LSE)研究,每噸碳排收300元,每月電費僅增45元。綠色和平組織表示應達到每公噸75美元(約台幣2200元),中研院經研所研究員蕭代基則同民眾黨意見,參考英國學界建議,認為每公噸應收取300元。

但不論收費多少,根據世界銀行資料,2021年實施碳排放交易有29國,使用碳稅、碳費有35國,加總為64國家或地區。以2020年為例,530億美元碳定價收入僅涵蓋全球不到22%碳排放量,顯示碳定價必須加快推動。

活動照片

  • 水利署魚寮會勘

    水利署魚寮會勘

  • 水利署魚寮會勘

    水利署魚寮會勘

  • 南故宮會勘

    南故宮會勘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

  • 邱文彥 (溫管法催生委員、海洋大學海洋事務及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

    邱文彥 (溫管法催生委員、海洋大學海洋事務及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

  • 范建得(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

    范建得(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

相關文章

行政院明年初將提出2050年淨零碳排路徑草案,國發會主委龔明鑫6日首度透露,會參考國際能源署(IEA)的指引,IEA的淨零路徑是2050年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約占70%,台灣也許比率沒有辦法那麼高,因為台灣地狹人稠,但恐怕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占比也要超過50%、60%以上,才能夠達到淨零碳排目標。

因應氣候變遷是當前全球重大課題,其中,如何在穩定能源供應的過程進行能源結構調整,以及如何在維持經濟發展的目標下從事產業結構調整,是兩項重要挑戰,而二者之間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環保署日前正式預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明文宣示台灣要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並正式納入碳費機制,由環保署針對排碳大戶徵收碳費,台灣終於要正式啟動碳定價機制,對於減碳而言,是相當正面的一步。

發表於「自然評論地球與環境」(Nature Reviews Earth and Environment)期刊的一項研究預示美國西部未來的降雪情況,在未來約35年至60年間,若全球暖化仍未減緩,美西許多州預計連續幾年將幾乎無雪,將威脅水資源,專家呼籲各界行動解決迫在眉睫的水資源危機。

英國人冬天需要用天然氣供暖,但費用不斷高漲,根據英國能源與氣候情報部份的報告顯示隔熱性較差的房屋經濟受創最嚴重,預計一年會多支付246英鎊的暖氣費用。

兩週後就是1218公投日,公投第四次意見發表會2日登場,正反方代表積極闡述意見。

美國氣候特使凱瑞1日表示,中國、印度與俄羅斯等溫室氣體排放國必須加緊行動,幫助世界避免全球氣候暖化的最壞影響。凱瑞指出,各國做出的減少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承諾,目前尚不足以實現把全球氣候暖化程度在本世紀控制在高於前工業時期攝氏1.5度範圍內的目標。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於1日呼籲各金融機構董、總,從現在開始盤點並思考自身碳排量,以及投融資客戶的碳排量;他說「過度國防或聲色犬馬的產業,要做一些取捨抉擇」,面臨極端氣候變遷下的風險與商機,需從董事會高度,從策略上去發揮加強金融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