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變遷與發展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背景說明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活動照片

  • 殷乃平

    殷乃平

  • 鄭崇華

    鄭崇華

  • 王伯元

    王伯元

  • 朱雲漢

    朱雲漢

  •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 許嘉棟

    許嘉棟

  • 陳添枝

    陳添枝

  • 薛琦

    薛琦

相關文章

台灣九合一大選落幕,也外國媒體與政府對台灣民意的解讀,也備受民間關注。美國在台協會( AIT )處長孫曉雅 29 日接受媒體聯訪時指出,她恭喜台灣選舉順利舉行,也期待 12 月與就任的地方政府首長當選人展開合作, 而AIT將聚焦支持台灣發展自我防衛能力、一同增進全球供應鏈韌性、支持台灣國際參與、深化台美經濟聯繫以及合作對抗資安威脅等五項目標。

兩岸企業家峰會台方理事長劉兆玄一行29日抵達北京,展開為期23天的赴大陸訪問行程。訪問團將在北京會見北京市、國台辦領導,後轉赴江蘇、福建,期間參訪台積電南京廠,出席在廈門舉辦的二○二二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據指出,此行主軸是增進經貿交流、互相理解,和表達對台商的支持。

蔡英文總統昨天首度回應中共廿大,強調台灣愈是做好準備,北京冒進的機率就愈小。馬英九、陸克文針對兩岸情勢,促新途徑讓兩岸恢復對話。佛里曼建議低調;「 勿挑釁中國, 押寶在美國身上,將是個糟糕的決定」,他說, 「歷史及未來都對台灣有利。」

於台灣面臨日益嚴重國安威脅,經台美雙方議定,國防部最新公佈的決標公告指出,空軍司令部委請駐美軍事代表團,與AIT美國在台協會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協議內容為「愛國者技術代表」為協助維持愛三飛彈系統運作順利無虞,美政府協調愛三飛彈原廠,自本月初起派出陣容龐大的技術代表團長期駐台。

法新社及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海軍軍令部長吉爾迪上將表示,中國最快可能今年入侵台灣,美軍必須準備因應,此番言論凸顯華府對於北京犯台意圖的高度警戒。

在中共廿大召開期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宣稱中共將加速統一台灣進程,國家安全局長陳明通在立法院表示,中共作好攻台軍事準備的時程,從外界所提2027年、2025年,他認為「2023年也必須關注」,可能「以戰逼談」。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0月17日表示,在中共領導人主席習近平的治理下,中國當局正在「加速」實施併吞台灣的計劃,而一旦台灣被北京奪取,全球經濟將遭破壞。對此,國務院和國防部十八日面對媒體詢問,均不回應這項評估,只重申美國政策沒有改變,致力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CBS) 節目《 60 分鐘》( 60 Minutes ),近期製作一系列台灣專題,由美國知名資深記者、 60 分鐘節目主持人史塔爾( Lesley Stahl )親自訪台製作,針對台海問題,訪問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壯闊台灣聯盟發起人吳怡農等人,並在台灣國慶日前後陸續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