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十月五日的 國慶 晚會上,賴清德總統說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話,也許他自己還認為很有創意,他說:「我們的鄰居中華人民共和國,十月一日剛過完七十五歲 生日 ,再過幾天,中華民國就要過一一三歲生日;因此就年紀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絕對不可能成為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反倒是中華民國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五歲以上民眾的祖國。」
當今的教學環境對全國乃至全球之「教師」們而言,的確具超大之衝擊,當AI如海嘯般席捲全球時,不僅學習者必須快速吸收聰明以對;對教師們而言,尤具教與學習間之互動、因應、調適與有效轉型之多向度挑戰。
美中兩國近期在人工智慧(AI)競賽愈發顯著。美國與阿聯酋等國加強合作,而中國則透過阿里巴巴等企業擴展全球夥伴關係。儘管AI發展迅速,但公眾對其風險的恐懼和誤解對於數位轉型乃至智慧國家的發展仍然是重大挑戰。政府應採取行動,提升政策制定水準、增加資訊透明度、改善公眾理解,讓社會全體一同 認識人工智能的當代角色,才能克服恐懼、步入國際。
本月13日,OpenAI發布新模型,號稱具有博士生等級的理學推理能力:「 對於複雜的推理任務而言,這是一個重大進步,代表了AI能力達到新的水準。因此,我們把標號調回1,將這個系列模型命名為o1。 」與過往不同的是,使用者沒辦法看到運算過程,新模型會先在後臺跑完運算,再摘要其結果呈現給使用者。除了推理能力進入下個層級之外,ChatGPT o1也同時象徵數位人文需重新面臨一波新的挑戰。
最近的國際衝突,從俄烏戰爭到中東的以哈戰爭,再再顯示西方的霸權思維無法解決人類的衝突。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結合經濟學的貿易發展理論才可以幫助人類找到一條和平發展之路。
立法院23日舉行「我只帶來信心:施明德語錄」新書發表會,雖然施明德以經過世,但包括陳菊、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林佳龍、郝龍斌、前台大校長管中閔、資深媒體人陳文茜等人出席,展現施主席一生的追求,跨越黨派的超脫與堅持。
余紀忠基金會成立已超過三十年,為延續中國時報系創辦人余紀忠先生對公共議題的專注與熱誠,我們不斷透過議題追蹤與人物對話,開啟社會相互溝通的橋樑,期盼凝聚共識,引領不同世代共同交流、討論的風潮。
白心儀原為東森【台灣1001個故事】主持人,後來轉戰三立,仍致力於生態紀錄。這次耗時兩年時間,走訪印度、日本等國家追尋亞洲貓科動物,實踐COP15,科學家提出「Wild cats can help」理想;關心氣候變遷與人文保育的你,或許可以一同放慢腳步,一起看白主播與其團隊,如何追蹤亞洲貓科動物的危機與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