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2022年台灣國際水週於10月15日圓滿落幕,本屆展覽以「水再生循環」為主軸,展出廢汙水處理與回收再生、海水淡化、智慧水務監控與管理等設備與解決方案,吸引來自水利、半導體、電子、化工、建築等產業專業人士前來觀展。
國道7號高雄路段環評案明天審查,民間及環保團體今天發布聯合聲明,認為工程方案無法紓解高雄交通問題,而密集的交流道設置,反而可能讓此路段成為台灣最危險的肇事公路。
為了加速都更動能,內政部發布最新二○二三至二○二六年的四年全國都市更新發展計畫核定版,預計四年內核定一六○件都更案,創造房產價值近六四○○億元。
坤輿掩埋場爭議20年,不僅有污染農地疑慮、且遭指規避環評,附近居民為阻擋業者試運轉,已在場區入口埋鍋造飯一年半。
市府110年4月30公告實施「臺南市國土計畫」後,為改善鄉村區居住、產業、公共設施等發展問題,同年啟動鄉村地區整體規劃,將資源妥善分配,並因地制宜考量各鄉村地區農業生產、氣候變遷、環境保護、文化保存、高齡照護、地方創生等面向需求,進行空間規劃。
風場設置 應兼顧國防 西部沿岸陸續豎起風力發電機,車葉旋轉時會干擾愛國者與天弓三型防空陣列雷達照明目標的反射波。
農地未登記工廠納管今年3月關上大門,經濟部中部辦公室表示,約有2000多家工廠尚未申請納管,目前進入業者意見陳述程序,確認違規樣態後,就要展開斷水電等查處工作,並語重指出,一定會讓未納管業者「付出代價」。
立委陳椒華認為台灣當前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廢棄物亂丟掩埋及土地管理脫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