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上週美國《國防授權法案》同過後備受矚目,原本法案內提到的無常軍援,卻在20日美國國會公布2023年財政年度撥款法案中,沒有被提及。由於我國駐美代表處曾表明力爭無償軍援而非貸款,美國「防衛新聞」21日據此解讀,這代表台灣的挫敗。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敗選,外界提出檢討聲浪不斷,日前宣布登記參選民進黨主席的副總統賴清德,21日進行第一場「向黨員報告」黨主席政見說明會,;對於敗選原因,他坦率直言,是否因為有黨公職人員的論文抄襲事件、黨內同志有「黑金」背景,或沒有聽見基層聲音,所以無法獲得人民支持。
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20日在福建廈門登場,前行政院長、台灣峰會理事長劉兆玄率團出席參加,年會以「建構產業合作新模式打造綠色數字新經濟」為主題,會中暢談未來兩岸合作機會,與美中競爭關係下,台灣企業腳色與如何布局。
數位時代影響甚遠,新聞媒體如何議價更受外界關注,由行政院日前要求數位部促成數位平台與新聞業者對話,共舉辦4場次,已經於16日結束。數位部長唐鳳今指出,之後將分為短、中、長期規劃,且表明一旦決定立法,數位部不會拒絕擔任議價法案主管機關,但不會成為新聞業主管機關。
2022 九合一選舉 民進黨 僅拿下五縣市,各種討論分析觀點或有不同,但其中最大的共識是,民進黨政府在青年選票的大量流失。
美國國會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 Rep. Kevin McCarthy, R-CA ) 12 月 8 日表示,宣布將成立一個中國特設委員會,聚焦應對中國所構成的一系列挑戰。並由蓋拉格 (Mike Gallagher) 為負責人,將專注於與中國的經濟和安全競爭。
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11月30日病逝,江澤民曾經管治中國13年,帶領中國經濟騰飛,任內收回香港、澳門,曾經四度訪港。中國目前面對內憂外患,面對這位「是最不像共產黨員的領導人」的離去,是否對未來的中國造成影響,各國都靜觀日後發展。
當代重要思想史家林毓生,於本月22日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辭世,享壽88歲。林毓生院士對台灣公民社會的形成,有著重大貢獻,並奉獻心力於學術研究,培育並影響無數學者,其離世可謂一個時代的結束。徐瑾經紀人為金融時報中文版財經版主編,於林毓生院士生前曾多次接觸,感念院士一生對中國思想與文化的研究,用文字記錄其敦厚、謙讓、公正的風骨。一位真正的學者,林毓生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