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人權

民進黨15日舉辦黨主席補選,由於副總統賴清德同額參選,確定當選第17屆黨主席。目前民進黨經歷九合一大選落敗,黨內又不斷有開除異己同黨人士的聲浪,內憂外患下,賴清德如何帶領民進黨贏回人民信任,外界都還在觀察。

立法院10日三讀通過《性侵害防制條例》、《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其中《性侵害防制條例》修正案,將規範網路平台業者,需撤下有關性犯罪影像;而《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修正案,主要是加重製作兒少性交、猥褻影像的刑責,連散佈、持有也需納入刑責範圍。兒盟也呼籲,三讀後還需與重要配套搭怕,才能真正保護兒少。

隨著兩岸關係變化,近年來大陸涉台研究成顯學,但台灣的大陸研究卻有所降溫,甚至研究資源受到排擠。兩岸交鋒日益激烈,台灣社會的「知陸派」愈來愈少,如何知彼知己?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日前在座談會上強調,在兩岸持續緊張之際,研析「習近平現象」是重中之重,「以舉國之力來做這件事情是應該的」。

網路時代影響,傳統媒體被跨國數位廣告公司壟斷,我國新聞業與Google、Meta首輪協商於去年底落幕,外界關注下一步動向。數位部政務次長李懷仁接受專訪時透露, Google已提出具體方案,但涉及商業機密還無法公開,未來會盡快對外說明。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前秘書長、丹麥前總理暨民主聯盟(AoD)基金會主席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本周出訪台灣,在5日在外交部舉行訪台記者會上表示,俄烏戰爭給台灣帶來三大啟示,那就是台灣必須有能力保衛自己;美國對台政策正從「戰略模糊」轉變成「戰略清晰」;自由世界必須在中國嘗試武力入侵台灣時,發出一個統一且明確的信號。

美國期中選舉結束,共和黨時隔4年以些微差距重掌眾議院,然而近兩日共和黨眾議院議長人選呼聲最高的麥卡錫(Kevin McCarthy),卻因與黨內互鬥,經6輪投票後,還是無法獲得同僚支持當選眾院議長。這將是一個世紀以來,美國眾議院第一次未能在首輪投票就決定議長人選。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國民法官法》要在112年1月1日正式上路,由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人民擔任國民法官,與職業法官同坐法檯,一同審判案件,不僅讓職業法官發揮專業,人民亦可以將社會經驗與感覺帶入法庭,是台灣法律體系一項重大里程碑。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針對明年將要實施的《國民法官法》提出4大願景,期待未來能持續精進司法制度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