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建設

為提升雲嘉南地區水資源調度運用,農委會農田水利署進行濁幹線與北幹線串接工程,總預算約卅六億元,已陸續開工,目標二○二五年完工,為達到全民監督,減少外界疑慮,7月11日成立採購廉政平台,整合檢、廉、調、專家學者等建議,公開相關資訊,提升行政透明度。

持續10年關注台灣企業轉型,台灣董事學會7日呼籲,企業應加快「從董事長一人決定,到董事會專業共治及決策」的經營轉型,脫離「神山經濟」迷思,聚焦「百岳經濟」,由百岳經濟龍頭企業帶領台灣跨過策略轉折點,引領下一波的產經成長。

台灣董事學會在年會上發表《2023台灣董事會白皮書》,點名2023年是台灣的「策略轉折年」,存在五大警訊值得注意,包括主力家族企業走向衰退、供應鏈產業面臨全球局勢動盪挑戰,以及缺工缺料等問題...

英國《 經濟學人 》雜誌20日刊出最新一期, 其中一篇文章以「中國為什麼害怕星鏈」為題指出,中國擔憂如果台灣取得星鏈系統服務,將增加解放軍攻台難度,同時北京當局也憂心,如果美國藉由星鏈系統大幅壟斷低軌道空間的稀有戰略資源,它將落後於這場太空競賽。

星鏈(Starlink)低軌衛星網路系統由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創立的SpaceX公司開發,計畫總共發射1萬1900枚低軌衛星,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低延遲(low-...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今(6日)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審查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法》增訂第16條之2草案,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撤銷開發許可的同時,環評結論也應失效。

因應近日產業情勢諸多變化,致力於扮演台灣ICT產業與政府橋樑的電電公會昨(27)日在理事長 李詩欽 帶領下,偕同鄭富雄副理事長、廖伯熙副理事長、葉寅夫常務理事、沈尚弘常務理事、胡惠森常務理事、盧超群常務理事及理監事等一行人,前往拜訪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等官員。

科學園區用水受矚目,水利署今天表示,再生水未全面上場前,將執行「珍珠串計畫」,串連、調度西部水庫,預計116年、117年全部完工;開源再生水方面,國科會指出,今年底前可望達每日3.8萬噸,並將評估給予廠商發展再生水誘因的可行性。

台灣交通遭批評為「行人地獄」,民進黨立委羅致政今天召開改善行人交通安全公聽會,與專家學者就工程、執法、教育等面向進行討論;羅致政說,他正研議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盼吸取各界意見讓法令更全面周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