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國內疫情爆發之際,兩支國產疫苗即將完成二期臨床試驗送交審查。疾管署和廠商簽約後,卻有聲音質疑圖利廠商和炒股,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簡國龍、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介民和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廖美,3人共同撰文《國產疫苗緊急使用授權爭議與因應路徑》,從醫學科學的論辯切入該議題,再延伸討論其他議題。
高端昨晚發布重訊,今天將暫停交易,依規畫時間對新冠肺炎疫苗二期臨床實驗解盲,但外界最關注的保護力必須經過三期臨床實驗才能得知;由於政府高層頻頻宣示七月打得到國產疫苗,外界預期解盲成功機率極高,但衛福部長陳時中也坦言,國產疫苗有可能拿不到國際認證。
國內疫情持續升溫,本土疫情累計至8日已經有1萬413人確診、296人死亡,使得致死率上升到2.8%,創下台灣新高,同時也高於全球的平均2.16%。台大醫院臨床副教授李建璋列出四點原因,提醒民眾需小心但不用過度恐慌。
美國正在推進總統拜登設定的70%人口注射目標,但於此同時,愈來愈多人想知道,注射過疫苗後,保護力可以延續多久。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近期宣布,已經展開新的臨床測試,對已經完成疫苗注射的人,施打莫德納(Moderna)的一種強化疫苗,看看能否增加抗體,以及延長保護力。
對於媒體報導高端疫苗最快於10日(後天)、最晚於15日解盲國產疫苗第2期臨床數據,對此,高端8日中午緊急發布重訊,澄清其與臨床試驗中心目前尚在「盲性狀態下」,解盲時程尚難現在確定。另對於國產疫苗是否7月一定會通過審查上市,衛福部長陳時中8日在備詢時回應趨於保守。
台灣新冠本土疫情嚴峻,死亡人數也居高不下,甚至有許多人是在家中、集中檢疫所猝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研究確診資料的時候,的確發現近期的個案在確診之後,多半很快就出狀況,「我們也會請疾管署昆陽實驗室加速做病毒基因檢測、序列分析,來做相關探討,當然也會很擔心是不會是有病毒株的狀況。」
本土疫情嚴峻,疫苗成抑制疫情的解藥。目前正在施打第三梯的41萬劑AZ疫苗,接續將施打15萬劑莫德納疫苗與日本4日贈送的124萬劑AZ疫苗。根據指揮中心公布,預計6月底前還會有185萬劑AZ及莫德納疫苗抵台,8月底含國產疫苗,總計可達1000萬劑疫苗到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前天宣布7日起民眾可免費打公費疫苗,隨著近期疫情升溫,民眾對於接種新冠疫苗意願度大升,雖然採購疫苗量看似多,但真正到貨的疫苗有限,現階段不少民眾擔憂在公費對象內到底打不打得到自己?以及現階段台灣到底有多少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