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

韓國總統尹錫悅訪美之際,英國《金融時報》23日報導,為反制中國對美光(Micron)進行網路安全審查,傳出美國已向韓國提出要求,一旦中國制裁美光,屆時希望三星、SK海力士不要提升對中國的銷售量,防止北京得以填補晶片供應缺口;據了解,儘管美國在印太安全上和友邦聯手抗陸,但這是首度請盟國要求其國內企業配合跟進。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Apple Card用戶可選擇使用高盛的儲蓄帳戶來增加Daily Cash獎勵,該帳戶提供4.15%的高年收益率,針對這類新式金融來襲,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9日受訪指出,對新式金融監理只有一個原則,「同樣行為、同樣風險、同樣監理」。對於蘋果卡新服務是否牴觸台灣法規,銀行局局長莊琇媛認為,要研究誰在提供金融服務,若是高盛銀行提供、蘋果只是載具,或是像聯名卡,這樣金管會仍以監理銀行為主。但「刷卡轉存款」是不行的,支付工具亦「不能把點數變利息」。

黃天牧19日在立法院財委會表示:「要特別重視AI對金融另一種新型態的破壞」,8月傾向訂大原則供依循,黃天牧指出,如新加坡對金融業使用AI已訂有須符合「公平、倫理道德、可課責性、透明度」等方向,未來金管會也是傾向先訂發展大原則。

Chatgpt亮相後,引爆全球AI熱潮,各產業皆掀起所謂「AI技術革命」,不過於此同時,卻有專家警告稱,在Chatgpt更加推升人類生產力的同時,也正在消耗大量資源,OpenAI在今年1月消耗的電量,就足夠讓17.5萬個丹麥家庭用一年。

隨 ChatGPT 等 AI 應用風靡全球,科技業研發競賽迅速開跑,各國政府不敢掉以輕心,正思考如何立法監管 AI 工具,避免失控。中國與美國政府近日分別表示,未來不排除規定新的 AI 工具必須通過審查才能上架。

股神巴菲特執掌的 波克夏 (Berkshire)去年第3季斥資40多億美元買 台積電 ADR,然而時隔一季就大砍持股86.2%;巴菲特日前接受《日經新聞》專訪,首度透露大舉減碼台積電 ADR ,地緣政治緊張是主要考量之一,巴菲特表示台積電是間好的公司,但波克夏資金要部署在更好的地方。

席捲全球的 AI 聊天機器人 ChatGPT 日前推出的付費版 ChatGPT Plus ,上線便引爆火熱需求,但近期卻傳出停賣消息,據悉是「因需求太大而暫停用戶升級」,截至目前尚未公布該服務將何時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