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

中研院 經濟所發布「台灣貨幣金融改革政策建議書」, 央行以五點回應,包括央行不會為了提高收益犧牲貨幣獨立性,不需要且更不會採取低利率與極低匯率達到盈餘繳庫的預算目標;不會採取低利率與極低匯率追求盈餘繳庫,強調應先立專法,且不宜由外匯存底無償撥用。

美國眾院議長 裴洛西 訪台,觸發 解放軍 對台灣展開「封島」 軍演 ,成為外媒關注的焦點。在中 共軍 演期間,台灣民眾生活如常,台股和美股雖有反應但未失控,華爾街日報報導,市場沒有反映這次軍演的真正意義,因為它已標誌中美關係及兩岸戰略環境的重要轉折,亞洲的政治風險已然增加及急劇改變。

共軍上周在台灣周圍發動大規模軍事演習後,分析家都認為美中經濟關係將加速脫鉤,根據經濟日報引述英國金融時報(FT)專欄作者劉易士(Leo Lewis)的想法,美中經濟脫鉤的速度,應該不會有人們所想的那麼快。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中國一系列報復行徑製造區域緊張。專家認為,中國在台灣周遭進行「封島」式軍事演習,目的除了全力挽救「裴洛西危機」外,實際上更已改變台海現狀,以便在未來進一步實現對台野心。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 Nancy Pelosi )訪台後,大陸解放軍實行對台大規模軍演,演習範圍規模超越「 1996 年台海危機」。未來解放軍是否常在台灣周邊演習?這場軍演或許將重新界定兩岸現狀,以後海峽中線更將不復存在。

近日美日兩國政治人物頻繁訪台,八月初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更引發中方一連串軍演。在大國強權博弈下,台灣如何自處,又該面對怎樣的現實?看資深媒體人王健壯怎麼評價這一局。

為抗議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中國軍方在環繞台灣的區域進行演習,不僅發射了火箭彈和彈道飛彈,還以軍艦和戰機來測試台海島嶼防禦能力。其中有五枚飛彈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內。總統蔡英文呼籲中國理性自制,強調台灣不會升高衝突、挑起爭端,但會堅定捍衛主權和國家安全,堅守民主自由的防線。

裴洛西(Nancy Pelosi)2至3日訪台,中國外長王毅3日表示「玩火者絕對沒有好下場,犯我中華者必將受到懲處」,一些人認為這是「第四次台海危機」,可能比1995年至1996年的第三次台海危機更嚴峻。 中國軍機及軍艦3日晚間及4日多次越過「台海中線」,還進入了更南端的台灣防空識別區。一些人擔心,中國可能試圖以某種方式強制執行其最近幾個月公開發表的聲明,即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台灣總統蔡英文則回應:「面對持續且刻意升高的軍事威脅,台灣不會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