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美中正在脫鉤但速度快不了

共軍上周在台灣周圍發動大規模軍事演習後,分析家都認為美中經濟關係將加速脫鉤,根據經濟日報引述英國金融時報(FT)專欄作者劉易士(Leo Lewis)的想法,美中經濟脫鉤的速度,應該不會有人們所想的那麼快。

 

支持美中將快速脫鉤者提出諸多證據,例如大陸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全都聚焦於科技自給自足,而拜登政府對大陸態度之強硬,也與川普不遑多讓。拜登預訂9日簽署《晶片法》,規定凡是接受晶片法補助的美國與外國先進晶片製造廠,十年內不得在大陸擴產,將是美中脫鉤的另一里程碑。影響所及,日韓晶片廠也很可能與大陸進一步脫鉤。

不過,劉易士指出,目前美中若要加速脫鉤,仍面臨三項重大限制。第一,美國把其他國家也拉入這項計畫的能力,可能比表面上要弱得多,即使是日本亦然。畢竟保障國家與經濟安全固然重要,但若要為此蓄意壓制中國大陸經濟,未必能獲得各國的普遍支持。

第二,美中企業都強力抗拒經濟加速脫鉤,因脫鉤將重創商務關係、投資及供應鏈,且大陸仍可能是長期間最具吸引力的市場,陸企也承擔不起國外科技斷鏈及學習曲線驟然中斷的代價。

第三,則是時間。美國參議院民主黨團7月底提出「通膨削減法案」,部分減稅措施理論上能吸引電動車電池供應鏈轉向美國,也符合美中快速脫鉤的基調,但事實上法案就算通過,實施期間為十年,與供應鏈有關的重頭戲都擺在後段,想快也快不了。

劉易士說,美中經濟脫鉤的確正在發生,共軍演習也使脫鉤的政治聲浪震天價響,然而要真正落實加速脫鉤,仍停留在想像階段。

相關新聞

美國人工智慧晶片大廠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接受CNN專訪時表示,美國應該「降低對其他國家的依賴」,並將科技製造業遷回國內。此外,...
大陸海關總署14日公布最新外貿成績單顯示,在搶出口效應仍存等背景下,以美元計價的6月份出口與進口年增速均優於市場預期。值得注意的是,...
《F1》電影票房奏捷,目前全球票房已累積超過四億美元,對已上年紀的布萊德彼特及品牌賽車來說無疑是一枚興奮劑,他們還未過氣,不,他們尚在巔峰...
根據《華爾街日報》對專業預測人士的季度調查,與三個月前相比,經濟學家們現在預計經濟增長和就業創造將更強,衰退風險更低,通貨膨脹也將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