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活動照片

相關文章

美國、中國帶動的全球經濟已經熱烈迎接 V 型反彈,股市漲至歷史新高,消費增溫需求大增,全球經濟也將受益,但是經濟學家沒有投資人那麼樂觀,疫情過後使全球中產階級人數加速消失,就業不確定性仍在,加上債務高漲,疫情將對世界經濟留下持久傷痕。

為加強全球減碳速度,美國總統拜登預定4月22日舉行線上的氣候高峰會,重新掌握全球氣候治理的主導權。

美國財政部昨(16)日公布匯率報告,未點名任何貿易夥伴為匯率操縱國,即使瑞士、台灣和越南已達到被貼上該標籤的門檻。對此,中央銀行官員回應,美國財政部這次做法比較特別,會持續與美國溝通。

美菲共同關切中國漁船在牛軛礁集結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日前已強調,牛軛礁是中國南沙群島的一部分,該礁及其附近海域向來是中方漁船的重要作業點和避風點。此時中共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在台灣周邊海域進行訓練。在過去的罕見。此次遼寧艦經台灣附近後,可能與羅斯福號在南海「相遇」也引發關注。

編按:大陸遼寧艦航母編隊及美軍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艦機於11、12日在台灣南部海域密集活動。兩艘航母主艦最近距離約在400至700公里左右,位於雙方航母作戰半徑內。此外,美中台三方戰機在台灣西南空域頻頻較勁,雖說不見得是針對台灣,重要的是,此等惡性循環的軍事對峙不利台海兩岸尋求和解,蔡政府要設法降溫。

台灣3月4日取得首批11.7萬劑AZ疫苗,正在進行檢驗封緘程序。疾病管制署3月5日第五次新冠肺炎線上研討會,透露新冠疫苗接種三階段規劃,預計今年6月起開始65歲以上長者接種,9月全面開放到最後一類實施對象。

在COVID-19威脅逐漸減弱,全球經濟復甦的預期聲中,世界各主要國家的中央銀行正在謹慎地進行政策轉向,主要目的並不是針對收縮央行資產負債表、抑制通貨膨脹、拉升利率等最近被市場高度炒作的議題,而是一、避免房地產炒作;二、提高央行貨幣操作的彈性空間。

《中國時報》整理報導,拜登就職美國總統後,美中首次高層戰略對話於3月18-19日在美國阿拉斯加舉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中國國務院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雙方在開場白的脣槍舌劍引發關注。本報特別摘錄美中雙方的開場白全文,有助讀者了解美中雙方的基本立場,也替這場歷史性會談留下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