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期 中產階級消失貧富差距拉大

美國、中國帶動的全球經濟已經熱烈迎接 V 型反彈,股市漲至歷史新高,消費增溫需求大增,全球經濟也將受益,但是經濟學家沒有投資人那麼樂觀,疫情過後使全球中產階級人數加速消失,就業不確定性仍在,加上債務高漲,疫情將對世界經濟留下持久傷痕。

全球中產階級的定義是每天收入 10~20 美元和 20~50 美元的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人群。彭博 (Bloomberg) 報導指出,在中國與印度等發展中經濟體快速發展下,中產階級自 1990 年代以來就不斷擴大,現在因為一場疫情而終結這種趨勢。

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 2011 年計算中產階級佔全球人口的 13%。2019 年增長到近 18%,過去十年平均每年有 5 千萬人加入中等收入行列。但是去年一年疫情肆虐後,全球中產階級人數出現自 1990 年代以來首次萎縮。皮尤還估計,窮人或每天生活費不足 2 美元的人也增加 1.31 億。此外估計有 6,200 萬高收入人群或每天收入 50 美元或以上的人因疫情而陷入中產階層。

低收入國家與新興經濟體受影響最大。國際貨幣基金 (IMF) 認為,今年之後發達經濟體受到病毒影響的程度將降低,但是低收入國家和新興市場遭受的衝擊更大,與 2009 年相比,當時富裕國家受到比較大的打擊。競爭優勢與劣勢者會出現更大的分歧。彭博經濟學家表示,雖然美國和中國經濟開始 V 形復甦帶動全球經濟重燃,但整體來看,先進市場和新興市場,或是產業巨頭與較小的競爭對手,以及高技能和低技能勞工之間會出現很大的分歧,這個疤痕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治愈。

經濟學家認為,未來仍然有很多不確定性,疫情之後消費者支出反彈可能只是短暫現象; 對工作機會的另外一項隱憂是,由於需要保護工人和客戶免受疾病傳播,這場危機加速製造業和服務業中機器人的使用,雖然激發人們對恢復生產力增長的希望,但數以百萬計的工作機會將面臨一個問號,即在此過程中是否會創造足夠的新工作機會。

世界銀行 (World Bank) 也很悲觀,報告指出,如 2009 年經濟衰退後那樣,由政策刺激和被壓抑的需求推動的反彈可能是短暫的。此外,在有記錄以來最快和最廣泛的債務積累浪潮十年之後,公共和私營部門債務激增,使得全球經濟在刺激措施取消後容易受到金融市場突然中斷的影響。世界銀行認為,全球增長將出現令人失望的十年 ,估計到 2025 年全球產量將比疫情前低 5%,對通膨預測也反指標,2000 年代通貨膨脹率已從前十年的 3.3% 降至 2.5%,而未來十年通貨膨脹增長率將近一步降至 2% 以下。

相關新聞

美6月製造業PMI 三年新高 終值更勝初值,惟ISM數據示警低迷局面未解;歐元區製造業續好轉,力拚脫離緊縮 金融數據供應商標普全球(S&P...
許嘉棟:預期心理牽動跨境資金 影響台幣升貶 台幣 匯率繼五月初的「史詩級」升值後,六月中及近日繼續走升,今年以來至昨日(七月一日)為止,...
新北地方法院於2025年6月24日 宣判 ,認定七法公司(Lawsnote)利用網路爬蟲大量擷取並重製法源公司所建構之法規沿革與註解內容,...
7月9日最後期限 川普稱不再暫緩 美媒指印尼、越南、韓國亦協商有望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即將於7月9日截止,大限距今僅剩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