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長期利率料將上升,更大通膨波動在路上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15日針對央行貨幣政策框架檢討發表演說,他警告供應衝擊加劇下,未來幾年通膨可能更不穩定,並表示在經濟與政策不斷變動下,長期利率料將上升。
鮑爾在華府演講指出,「我們可能進入供應衝擊更頻繁、更持久的時期,對經濟和各國央行來說都是艱困嚴峻的挑戰。」即便長期通膨預期大致符合Fed的2%目標,接近零利率時代短期內可能不復見,「實際利率上升也可能反映出,未來通膨可能會比2010年代兩次危機之間的時期更加波動。」
對Fed而言,穩住通膨預期至關重要。面對巨大衝擊,須傳達對前景的不確定性,重新考慮平均通膨目標是合適的。
多位Fed官員發言也主張,耐心觀察後續數據釐清經濟走勢。Fed副主席傑佛遜(Philip Jefferson)示警,關稅相關不確定性恐拖累經濟成長,阻礙通膨降溫,他14日在紐約聯準銀行舉辦的活動指出,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雖低於預期,但未來通膨路徑充斥不確定性,若迄今宣布的加徵關稅措施持續下去,可能打斷通膨降溫進展,至少讓通膨暫時性升溫。 關稅是否給通膨帶來升溫壓力,端看貿易政策實施程度、企業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供應鏈反應及經濟表現。當前政策利率維持在4.25%和4.5%區間,這個水位仍具「適度限制性」,足以應對經濟情勢變化。
芝加哥聯準銀行總裁古爾斯比(Austan Goolsbee)於美國國家公共電台節目說,4月CPI數據未必反映經濟全貌,Fed接收很多雜音待釐清,需觀察更多數據判定經濟走勢,短期情勢如此多變,指望企業或聯準會對長期性問題驟下結論,可謂不切實際。
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戴莉(Mary Daly)於加州銀行家協會主辦的會議上說,美國經濟成長依舊穩健,勞動市場穩固,通膨持續降溫,決策者得保持耐心等待更多數據證明,川普政府政策如何影響企業與家庭。
美債風暴未停歇 美銀:美債殖利率看升
美國銀行(BofA)預估美國今年預算赤字可能觸及2兆美元大關,並且持續上升,2027年度再進一步擴大至2.3兆美元。美銀利率策略師卡普萊頓(Mark Capleton)指出,龐大預算赤字意味美國公債殖利率,將呈現上升趨勢,對長天期債券構成壓力。
卡普萊頓在報告中表示,數據顯示外國投資人對美國公債的興趣下滑,需求降低將打擊債券價格,使得與價格呈反向走勢的殖利率上揚。
美國指標10年期公債殖利率14日升破4.5%關卡,由4.47%升至4.54%,觸及6周新高紀錄,主要因為投資人越來越擔心,國會對川普內閣的預算和減稅政策歧見加劇。對利率敏感的2年期美債殖利率由4%上升至4.06%,稍早一度升抵3月底以來新高水準。
除了對預算法案憂慮,部分分析師表示,美債殖利率上升可能反映,美中同意貿易戰休兵90天,市場對於經濟衰退的憂慮情緒緩和。這也強化聯準會(Fed)在現行寬鬆循環將會緩步降息的市場預期。
自美中上周末在日內瓦達成協議,相互調降對彼此的關稅後,利率期貨市場押注聯準會今年可望降息2次。交易員預期首次降息發生在9月的機率約有7成。在美中關係破冰之前,市場預估今年聯準會降息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