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余紀忠基金會近年來關注數位時代發展趨勢,在成大副校長郭耀煌老師的策劃下,以政府政策與產業發展、監管與法律制定、教育與人才培育,三大面向探討AI時代未來機會和挑戰,集結產、官、學不同領域專家學者,與社會大眾共同集思廣益。
年底在企業年度策略會議中演講,AI經常成為討論的焦點,但我發現,不少企業認為AI技術還不夠成熟,而當前的預算只夠做數位轉型,AI驅動的變革可以再等一等。這種想法其實是危險的,因為年度策略會議一年一次,而AI的進化,每周都在進行。
【AI與決策】系列文章將帶您討論AI在法政領域中所遇到的決策難題,以及其所衍生出的責任、倫理…等議題,點出面對數位浪潮應有的問題意識,並整合各界研究評析,呈現當代學家的思考模式,與公民社會一同關注未來發展。
據 路透社 報導,歐盟 14 日對臉書(Facebook)母公司 Meta 處以約 7.98 億歐元(約 274 億台幣)的罰款,因其網路分類廣告服務綁定自家社群媒體,濫用市場優勢地位設定不公平競爭條件。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今天表示,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將與企業家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共同執掌所謂的政府效率部。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於今年十月發佈年度產業展望報告,在半導體與資通訊產業,開設專章討論。報告中顯示,縱使各界都斥巨資投入AI,但在生產效能上卻還未見效,以投資回報率來看不甚理想,但近期AI應用走入投資者視野,具體的經濟貢獻可能會在明年之後才會更加顯著;故 2022年如果是AI打響知名度的元年,那麼2025年就會是資金湧入AI產業的開端。
路透報導, 澳洲 總理 艾班尼斯 7日表示,澳洲政府將立法禁止16歲以下孩童使用 社群媒體 ,相關法案可望於明年稍晚實施,並稱這是領先全球的法案。
在科技當道的臺灣,數位人文的角色反而更加重要。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在本質上具有相當程度的差異:多數自然科學實事求是便是,後驗的客觀指標諸多,對於人性的討論較少。人文科學裡面,充斥人性、道德等先驗概念,以及權衡、分配等邏輯。如何結合兩者,邁向智慧國家,是我國當前所需考慮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