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本文探討人工通用智慧(AGI)的可能性及其風險,分析技術障礙(如「幻覺」及對經驗的需求)與哲學涵義,涵蓋就AGI的可行性的不同論戰,並簡介其爭點與近期發展。本文主張,對AGI的擔憂往往源自對去中心化的不信任及對系統的缺乏信心,而歸根究底,真正的威脅並非AGI,而是人類那僵化的價值體系,也正是目前AI系統所反映出的鏡像。本文強調,面對數位時代,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倫理框架,以重新定義「美德」,並指導AI在社會中的角色。

2024年為全球大選年,國際社會動盪與希望交織,全球十大新聞充分展現了各地的挑戰與轉變。在政治層面,美國共和黨全面執政、歐洲政治右轉,以及南韓憲政動盪,皆彰顯出民主制度在極端情境下的壓力測試。中東局勢的迅速改變和俄烏戰爭進入新階段,進一步凸顯地緣政治的不穩定性。同時,全球氣候變化議題未見突破,氣候大會進展緩慢,加劇了對未來環境的擔憂。細數各項事件,掌握趨勢,在不確定性中尋求穩定,為下一個年度奠定穩固基礎。

2024年,台灣經歷重大社會與政治變局,也面臨內外環境的不確定性與挑戰。這些事件不僅反映出國內政策的深層結構性問題,也突顯台灣在全球政治、經濟脈絡中複雜的角色。回顧過去展望2025未來,促進政黨間合作、推動政策的延續性與可行性,將成為影響國家發展的關鍵課題,健全的公共政策與制度檢討,才有機會凝聚社會共識,在動盪中尋求穩定。

中央大學與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合辦的「余紀忠講座」,今年特別邀請莊炳湟院士擔任主講人,演講題目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ehind and Beyond the Fad 人工智慧熱潮的台前幕後〉,本次講座包括三個子題,人工智慧的記算模式基礎、何為生成式人工智慧、如何思考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的異同短長。期望藉由此次講座,幫助大眾深入理解人工智慧科技的正確內涵。

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周四 (18 日) 在利率會議結束後的記者會上說,無意參與政府儲存大量 比特幣 ( BTC ) 的任何行動,且法律不允許 Fed 將 比特幣 納入資產負債表。

數位發展下的社會,影響生活,個人與科技已經脫離不了關係;數位時代中的AI配套的基礎建設,我們還在起步,人工智慧基本法在歐美也如火如荼地正爭相研擬、修正、推進,在眾說紛紜的AI競爭力中有焦慮也急迫,立法的推動與人才的培育是當下應正視的主題。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長期關注產業趨勢與社會脈動,過去幾年從【監控資本主義揭開數位時代】研討會出發,每年辦理數位相關研討會;這次更是難得集結了來自產、官、學、政界的領袖菁英,深入探討 AI 對產業轉型的挑戰、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以及立法的抉擇與未來方向。

當數位多媒體已在廿世紀末悄然占領了傳統的紙本媒體後,一路上自報紙、書籍、唱片CD…均節節蛻變,包括傳統占優勢之紙本廣告文宣…這的確是「人類世」之另類文明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