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聞年會談地緣政治 學者:美中之間出現緩衝窗口

2023世界新聞媒體年會今於台北舉行,會中針對兩岸地緣政治邀請國內學者做討論,並探討國內外媒體在報導時該注意哪些事項。對此,學者表示美中競爭近期有所緩和,正進入緩衝、對話的窗口,但窗口時間只有幾個月的時間。

台灣及鄰國的地緣政治挑戰

世界新聞出版協會(World Association of News Publishers, WAN-IFRA),與聯合報系共同主辦的世界新聞年會今上午於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行開幕式;下午會議針對「台灣及鄰國的地緣政治挑戰」邀請專家學者做討論。

中央研究院政治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及創所所長吳玉山分析表示,兩岸是否有可能發生戰爭,必須從三面向做判斷,一是動機,雙邊是否已經消耗完所有和平的選項,二是能力,中國大陸能否有辦法擊退所有潛在援台的對手,三是代價,在政治或經濟上的成本是否合算。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辛翠玲則說,戰爭是否可能發生,只能說天知道,但她認為不管是美中台哪一方都不願發生戰爭,尤其台灣在國際經濟,和地理上的位置,台海若發生衝突將造成極為龐大的損失,是三方都不樂見的,不過她則擔憂美中台在軍事行動上擦槍走火,發生意料之外的衝突。不過,在美中台三角關係下,兩岸關係可見和緩。

吳玉山認為,美中競爭近期受到各自國內政治的影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穩定進入第三任期,美國則在去年結束期中選舉,雙邊都出現緩衝的政治空間。前南華早報總編輯王向偉也呼應吳的說法,認為在美國總統拜登與習近平去年在峇里島會面,再加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日訪中後,兩邊都表現出對話的意願。然而,吳玉山認為,這個窗口非常短暫,可能只會持續數個月。辛翠玲也認為,窗口的長短也取決於台灣政治的發展,將視明年總統大選後,新上任政府的對中態度而定。針對媒體報導的部分,吳玉山則提醒,藍綠陣營基本上都支持避戰,但藍營重視動機,而綠營則更重視威懾,提升自我軍備能力來降低戰爭風險,媒體在報導時必須深入台灣人民的心理狀態,不能只看表面現象。

相關新聞

壽險公會正在討論壽險公司匯率會計調整四個方案,預計11月送交金管會,這些方案皆違反國際會計原則,且大部分方案將原本要公允評價的匯率損益,...
台中市梧棲區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疫情,重創產業,禁宰令延長至15天,從豬農到豬肉攤商,甚至小吃店全遭受衝擊,紛紛停業;雖僅會在豬隻之間傳播,...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行政院會昨(30)日通過「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以「本勞 加薪 換取 移工 名額」為前提,以及符合 薪資 門檻、語言能力及技能資格三項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