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係

《聯合報》報導,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示警,全球關鍵半導體短缺情形可能延續至2023年,甚至更久。她也表示,台灣是美國重要夥伴,尤其是在半導體製造領域有台積電,商務部與台灣方面也有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美台將持續深化經濟關係,美國正就科技貿易和投資與台灣展開積極對話,並持續尋求與台灣合作。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印太經濟架構(IPEF)首輪名單未納入台灣,但美國以其他形式深化及擴大台美雙邊貿易關係。行政院記者會表示,雙方即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包含11個議題談判。將於6月底在華府舉行首次會議。

編按:民進黨政府主打台美關係友好,而顯少看見兩岸溝通,無礙將台灣推上烽火前線。拜登近日更對外高調承諾,會軍事介入防衛;拜登對防衛台灣的三次發言,是故意失言?王健壯教授提出質疑,寄希望於美國的變與不變,難道是台灣的唯一選擇?

世界衛生大會(WHA)甫落幕,台灣剛度過一個在國際政壇「最熱的5月」,從七大工業國集團外長及衛生部長公報、 美國 總統拜登亞洲行到世界衛生大會,罕見在這些議題上成為各大國熱議的目標。各黨立委呼籲政府須提出更彈性且靈活的外交政策,促成各國聲援台灣。

編按:現在的全球經濟形勢高度變動,重視速度和敏捷,印太經濟架構(IPEF)非傳統的貿易協定,首輪雖未納入台灣,但戴琪表示,美國正在積極研擬與協商,好深化及擴大台美雙邊貿易關係。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演說,闡述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他強調「一中政策」並未改變,反對台獨,但中國須遵守國際秩序。他還指出,美國跟中國的經濟無法脫鉤,但美國不會犧牲原則以換取合作,希望北京能遵守國際規則。

編按:拜登與岸田文雄會談後發布聯合聲明,強調國際秩序規則的重要性;隨後「四方安全對話」(Quad)又發佈聯合聲明,宣示對「包容、具有韌性且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堅定不移的承諾」,同時警告反對南海、東海軍事化。

編按:針對拜登保台說,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了看法,他認為,華府和北京應試圖避免將台灣置於美中緊張關係的核心,並直指全球兩大經濟體應降低彼此敵對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