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23日公告,自台灣、韓國、泰國與越南進口之「乘用車與輕卡車」輪胎反傾銷產業損害調查終判結果,認定自上述各國進口的輪胎對美國產業造成損害,美國商務部預計7月初將發布反傾銷命令,對相關業者課徵反傾銷稅。
台灣美國商會發布2021台灣白皮書,今年新增台灣商業計畫(TCI),台灣美國商會執行長魏立安(Andrew Wylegala)表示,盼藉此促成洽簽BTA,同時,也樂觀看待TIFA重啟復談。學者指出,儘管各界期待此次TIFA會談能邁向雙邊貿易協定(BTA) ,不過,當前最大挑戰仍是拜登政府的態度,短期內要談成BTA的機會並不大。
中止近五年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談將於下周召開。據了解,有別於過去由我經濟部次長和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副貿易代表擔任主談人,這次我方將改由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負責,美方則由代理副貿易代表主談。
編按:美國總統拜登完成首趟總統海外出訪沒幾天,國務卿布林肯今天再度前往歐洲,持續凝聚西方團結力量,以對抗崛起的中國。布林肯先前與中方官員熱線,也提及台灣問題,中方表示,中美關係是主應共同努力,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確發展軌道。今日傳來更換中駐美大使,由「歐洲專家」秦剛接任,以因應美國聯盟的圍堵。
國防部公告最新軍購決標案,我駐美軍事代表團已與美國在台協會簽署兩項軍購案合約,完成「遠程精準火力打擊系統」及「飛彈乙批」,兩案的金額合計達新台幣487億餘元。據悉,兩項軍售合約是美方去年宣布的岸置魚叉飛彈與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現簽約生效,代表進入履約階段。
美國參眾議員17日同步在參眾兩院重提「台灣防衛法案」,確保美國具有阻止中國入侵台灣,不會造成既成事實的能力。路透社報導,美國眾議院民主共和兩黨議員試圖促進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以作為美國國會對中強硬措施的一部分。
美國務院亞太助卿提名人康達出席國會聽證會表示,美台關係至關重要,他將進一步發展與民主夥伴台灣的強健關係,也會致力履行台灣關係法內義務,協助台灣自我防衛。
台美雙方敲定數周內將召開第11屆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我方官員透露,本次將以視訊方式召開,且台美關係應發展更深層關係;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則分析,我方應積極爭取可和美國合作的空間,除台美關係空前好的「面子」,也要顧到「裡子」。